安固里草原坐落在張北縣西北四十公里處,橫跨海流圖、公會、大西灣三鄉(xiāng)鎮(zhèn),面積為六十平方公里。黑水河、安固里河、三臺河、十大股河注入其內。建國后,由于在其上游修建了海流圖、黃蓋淖、海子洼三座水庫攔水截流,現水源匱乏。近幾年來,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在其周圍考古調查中,發(fā)現大量蝸牛、魚動物化石及有各歷史時期、各民族文化特色的遺址、古墓葬五六十處,其中相當于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及冬家店下層文化十四處,其歷史上限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及商周時代,特別具有北方草原特色的細石器文化的發(fā)現,是研究我國北方游牧民族、游牧部落歷史的珍貴史料。
安固里淖,遼稱鴛鴦泊,為遼屯兵之地。遼初屬契丹乙室部駐地。圣宗在此四時設有行賬,官署林立。《遼史·營衛(wèi)志》載:“其南伐點兵,多在幽州北千里之鴛鴦泊(即鴛鴦濼)。”遼末,都統(tǒng)耶律馬哥屯兵于此。天祚皇帝倉皇從居庸關逃至鴛鴦濼避難。《金史·太祖》載:“金兵獲遼護衛(wèi)習泥烈,言遼主在鴛鴦濼畋獵,可襲取之。天輔六年三月,都統(tǒng)杲出青嶺,宗翰出瓢嶺,追遼主于鴛鴦濼,遼主奔西京。不及,獲其貨寶。都統(tǒng)耶律馬哥奔命,達賴收其群牧。”
金稱昂吉濼,又稱鴛鴦濼,為屯兵及帝王畋獵之地。《金史·宗義·宗翰》傳載:“金太祖阿骨打追擊遼天祚皇帝,于天輔六年六月,上發(fā)京師,……杲使馬和尚奉迎太祖于撻魯河。……希尹等見上于大濼西,上嘉嘗之,至鴛鴦濼,杲上謁。”《金史·劉彥宗》傳載:“天輔七年太祖至鴛鴦濼,不豫,還上京,留宗翰都統(tǒng)軍事,留彥宗佐之。”
元稱昂兀腦兒,武宗于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在其東南部白城子建行宮之后,安固里淖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元帝每年北幸上都(今正藍旗五一牧場),南還大都(今北京市),必駐蹕白城子,安固里淖更成為元帝及群臣游獵之場所。
遼金元三代,安固里淖曾是車轔轔,馬蕭蕭之地,顯赫了四百余年。
明仍稱昂兀腦兒。以元惠帝為代表的蒙古貴族退回蒙古草原以后為韃靼游牧地?!睹魇?middot;楊洪》傳載:“參將楊洪于正統(tǒng)三年,擊寇于伯顏山(安固里淖東北部)。洪馬蹶傷足,戰(zhàn)益力,擒其部長也陵臺等四人,追至寶昌州,又擒阿臺答刺花等五人??艽髷?,遁去。”《明史·朱謙》傳載:“萬全都指揮僉事朱謙于正統(tǒng)六年與參將王真巡哨至伯顏山,遇寇擊走之。”
清稱昂古立腦。清世祖于順治四年曾游獵于此。
“安固里”,蒙語為鴻雁之意;“淖”,諾爾的合音。因鴻雁最多而得名。據清乾隆年間編纂的《口北三廳志》載:“金史地理志,撫州(今張北縣)有昂吉濼,又稱鴛鴦濼……今呼為昂古立腦,即金之鴛鴦濼也。”“昂古立腦”與今之“安固里淖音相近也,即由昂古立腦演變而來。”
參加草原拓展冬令營帶你感受安固里草原的別樣風景。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
閱讀下一篇:關于安固里草原的文化緣由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