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一直作為城市旅游景點中的一部分呈現(xiàn)給世人,作為歷史悠久而又充滿了多元文化的倫敦也不例外,博物館的文化更是歷史悠久。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幾家英國知名博物館,讓你的旅程更具色彩。
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成立于19世紀中葉的這家國立博物館以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公爵命名,專門展出應用和裝飾藝術作品,在倫敦眾多博物館中的位置舉足輕重。館藏包羅歐洲、阿拉伯、印度、東亞等國的大量裝飾藝術品和工業(yè)品,無論從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上來看都是在世界范圍內(nèi)所罕見的,其中的印度文物數(shù)量更是號稱世界之最。博物館著重于強調(diào)其收藏品的社會、生活、裝飾意義,不啻提供給參觀者對“博物館”一詞的全新思考。
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在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百米之隔的西邊,矗立著另一座門庭若市的博物館,這就是自然歷史博物館。它本是大英博物館的一部分,后于19世紀末期獨立遷出。館藏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達爾文及許多生物學家收集的動植物標本和恐龍化石了。這座博物館還擁有先進的硬件設施,在它的生命館和地球館中大量采用了互動導覽裝置,因而可以使參觀者輕松自由地探索自然奧秘,追尋“物種起源”的蹤跡。
科學博物館(the science museum)
大約是考慮到博物館發(fā)燒友的需要,在南肯辛頓這塊風水寶地,科學博物館的地理位置與上述兩座博物館正好呈三足鼎立之勢,也足見倫敦在城市規(guī)劃上的良苦用心了。在這里你將會參觀到世界上第一家科學家博物館,它綜合性地集自然科學、醫(yī)學、工業(yè)、農(nóng)業(yè)展覽于一身,擁有70多個展覽室,輔以陳列標本、講座等形式,以教育職能為建館導向,會讓人不由自主地遨游于知識的海洋。
福爾摩斯博物館(the sherlock holmes museum)
無論多么孤陋寡聞,你都應該聽說過這位在柯南道爾筆下嘴叼煙斗,頭戴獵鹿帽的大偵探吧。因為小說中的夏洛克福爾摩斯曾住在貝克街的221b號的二樓,這里便被改造成了福爾摩斯博物館,館中擺設全部以小說提示為原型,幾乎別無二致。這里還陳列著福爾摩斯的放大鏡、煙斗等道具以及許多英國偵探小說迷寫給虛構的福爾摩斯的有趣信件,至于福爾摩斯的回信,大概是這樣的:別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
帝國戰(zhàn)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
帝國戰(zhàn)爭博物館采用巴洛克式建筑,遷入的現(xiàn)址一度作為皇家醫(yī)院使用,此外它在曼徹斯特、劍橋等地還有數(shù)座分館。博物館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而建,參觀者但凡來到正門,便立刻會為迎面而來的兩門38厘米口徑的退役艦炮所震撼,平添肅穆之情。似乎是要暗合用兵之道一樣,這座博物館內(nèi)的陳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除了本國與戰(zhàn)時盟國的軍事武器,還有豐富多樣的戰(zhàn)利品,絕對會讓軍事迷們?nèi)玢甯柿亍?/p>
狄更斯博物館(charles dickens museum)
著名小說《雙城記》的作者狄更斯,在英國文壇的地位僅此于莎士比亞。盡管他只在這座倫敦住所生活了三年多的時間,但這并不妨礙博物館長盛不衰的迷人魅力。館藏中大量狄更斯的作品草稿、公文信件及私人用品自不必說,此外,為了反映作者的生活年代,這所由老房子改造而來的博物館依然遺留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濃墨重彩。光是將典雅的天花板、精致的樓閣以及雕花玻璃窗這些元素欣賞一番,也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