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廣州新東方酷學酷玩冬令營將帶你參觀廣州的陳家祠。 陳家祠始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建成于光緒二十年(1894),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陳家祠是中國清代宗祠建筑,原稱陳氏書院,位于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規(guī)模宏大,裝飾華麗,是廣東地區(qū)保存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間建筑。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家祠主體建筑為五座三進、九堂六院,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陳家祠以大門、聚賢堂和后座為中軸線,通過青云巷、廊、廡、庭院,由大小19座建筑組成建筑群體,各個單體建筑之間既獨立又互相聯(lián)系。
在陳家祠各廳堂、廊、院、門、窗、欄桿、屋脊、磚墻、梁架、神龕等處,隨處可見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等傳統(tǒng)建筑裝飾以及鐵鑄工藝,琳瑯滿目。陶塑工藝集中在19座廳堂屋頂上的瓦脊;磚雕以東、西倒座外墻的最具規(guī)模;灰塑集中在瓦脊及院廊上,是南?;宜芩嚾怂?;木雕除梁架與大門及聚賢堂的屏風外,后座的11座雙層透雕神龕,體型高大,有“光緒十六年”、“回瀾橋劉德昌造”、“源昌街時泰造”等題款。祠堂中的各種裝飾,豐富多彩,題材廣泛。
陳家祠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個陳姓的大戶人家的大宅子,在京城做了大官,有錢了,衣錦還鄉(xiāng),蓋大房子,光宗耀祖。去之前,也許從字面意思上停留在這個認識,只有你去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不是這樣的。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番禹—中國最古老的縣之一
閱讀下一篇:廣州富有民國時期情調(diào)的地方—沙面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