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想開口說話又表達不出來時,很可能就變得非常急躁,甚至喜歡用摔東西、打人、撒潑打滾來主張自己的需求。這對于不了解孩子真實需要的父母來說,便是孩子變得“不聽話”了,“脾氣大”了。武漢寒假冬令營可以給出明確的方法和引導。
一,社會化進程尚未充分展開,社會規(guī)范的約束尚比較薄弱
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是以個體的形態(tài)展開的,但人作為社會性的動物,它的行為方式還有一個群體生活的維度。孩子要成為一個“正常”的個體,還要經(jīng)歷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習得社會規(guī)范來完成的,但對于孩子而言,他們的生活閱歷決定了這個社會化的過程尚未完全展開,所以他們的行為更多的是受自身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支配的。由于受社會性的約束比較薄弱,自然容易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自我中心”行為,比如,他對自己的所有權(quán)有了主張后,為了維護自己的所有權(quán),可能會拒絕分享,而不懂得社會規(guī)范是期待他合作與分享的,這個時候,不懂得孩子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父母便可能認為孩子變得“自私”了。
二,表達需求的方式往往令人費解
孩子的心思雖然簡單,表達的方式卻可能令人費解。幼小的他們或者不具備足夠的語言能力描述自己的感受,或者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因而有了什么需求,他們更容易通過其他途徑來間接地表達。比如,當他們需要我們陪伴的時候,可能會故意搗鬼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當他們想逃避某個任務時,可能會通過說謊來找各種借口……如果此時我們的反應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直接去制止他們的行為,則孩子可能就會感到不被理解,進而更加沮喪,更加變本加厲地折騰我們。父母如果不了解這一點,也可能會覺得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
由此可見,孩子的成長幾乎就是伴隨各種“問題”展開的。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妨放棄那些過于完美的期待,認識到這些讓人棘手的“育兒問題”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可回避的“成長痛”,“問題”的存在不是我們的失敗,也不是孩子本身的不完美,而是孩子在以正常的節(jié)奏成長的標志。而且,樂觀一點來看,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實際上是我們幫助孩子成長的契機,因為“問題”中隱含著孩子心理發(fā)育的進步和更高的發(fā)展需求,值得我們心懷美好的期待。
全國咨詢電話:400-688-0688了解我們最新動態(tài)可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kaixinxly(開心冬夏令營)或者加微信:xlywls咨詢,這里有最新的冬令營資訊,可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冬令營。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黃埔軍事冬令營的教官如何讓孩子快速成長
閱讀下一篇:武漢寒假軍訓營引導孩子如何與人和諧相處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