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住在田納西曼菲斯的克萊倫斯·桑德到當時新興的快餐店去吃飯,他看到這里的生意非常好,大家都在排著隊等著吃飯。頓時,他靈感在腹:能不能在我們的雜貨店也采取這種自己挑選的形式呢?他把想法告訴了老板,但卻遭到老板一陣喝罵:“收回你這個愚蠢的主意吧,怎么可以讓顧客自己去選,自己包裝呢?”
但是桑德不肯放棄,他覺得這樣的方式能夠讓顧客更加輕松的去購物。于是他產生了自己開雜貨店的念頭,就果斷辭職了,并且在自己的小店使用了這種經營理念。很快,他的小店就吸引了許多的顧客,門庭若市,生意逐漸興隆了起來。后來,他又接二連三地開了多家分店,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就是當今風靡全球的超市的先驅。
一個年薪12萬美元的年輕經理講過這樣一個關于他自己的故事:我被任命為發(fā)展部主任的時候,公司只給了我兩個人,公司當時并沒有個具體的目標,指導著我去怎么做。我們經過無數(shù)次的市場調查和分析研究后,看準了一項前景相當可觀的項目,但在后來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接踵而至的困難幾次使我萌生了放棄的念頭,這時我突然想起了董事長給我的那封信,他讓我在最困難的時候打開它。我于是就打開了那封信,信上只有一句話:年輕人,如果你這時已經認準了一條路,你就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從來沒有一條成功的路是別人為你走出來的。
這位年輕的經理說,就是這句話,不僅使我渡過了那個難關,而且讓我一直走到了今天。我們也曾閃現(xiàn)過和桑德一樣智慧的火花,我們也許走過像年輕經理一樣艱難的路,不同的是,我們最后悄然熄滅了那朵火花,黯然退出了那一程路,留下了點點滴滴失敗的苦澀。
青少年勵志冬令營告訴大家,傳說上帝在造人的時候,順便也為每一個人造就了一條走向成功的路。后來有許多死去的人找到上帝,說上帝欺騙了他們,因為他們至死也沒有走出一條成功的路。上帝笑著對那些人說,回首看看吧,你的無數(shù)個足跡都在成功的路上,但你又無數(shù)次中途讓它改變了方向。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