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讓咨詢顧問主動聯(lián)系你吧!
孩子的笑是最天真的,孩子的心是最無邪的。脫去社會復雜的外衣,和孩子悉心交流一番,總會得到前所未有的單純感受。和范嘉輝交流,聽到他淘氣的言語,看到他清澈的笑容,仿佛自己也走入了他們童真的世界。
范嘉輝雖然才上小學二年級,但年齡不大的他已經陪伴新東方泡泡少兒教育走過了三年,在這兒,語文、數學、繪畫等課程學習樣樣不落,因為爸爸媽媽工作繁忙,嘉輝還會在放學后來到新東方上托管班。采訪時嘉輝媽媽笑稱,新東方是嘉輝的“第二個家”。
新東方陪伴他一路成長
還記得嘉輝剛上小學的時候,出現(xiàn)了種種不適應的情況。不適應學校的環(huán)境、不適應學習上課,不適應集體生活……這導致了他跟不上課堂的學習進度,學得很吃力。嘉輝媽媽非常著急,但工作繁忙又不能抽出時間幫助孩子。為了讓嘉輝多接觸同齡的孩子,學會自己主動學習,于是決定給他報一個補習班。
嘉輝媽媽的意圖很明確,一是為了鞏固和提高孩子的學習,特別是數學、語文這兩大薄弱科目;其次是讓他能夠更好地對所學內容有拓展性的提高。在朋友的推薦下,嘉輝媽媽將目標鎖定在新東方上。因為補習班畢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報名之前,嘉輝媽媽特意來到泡泡少兒教育金源中心進行實地考察。環(huán)境和師資力量以及多年形成規(guī)模的管理讓她放心地把孩子送到了新東方。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嘉輝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不僅如此,以前害怕語文學習的嘉輝開始對語言產生了深厚的興趣,這讓媽媽感到非常欣喜。7歲生日,是嘉輝過得最快樂的一次,當天,嘉輝像往常一樣來到托管班,但是未曾想到托管班的老師同學給了他一個驚喜,在托管班給他過了一次生日,當聽到老師和同學們?yōu)樽约撼鹕崭璧臅r候,小嘉輝非常開心,也更喜歡來新東方泡泡少兒上課了。對于孩子來說,對他的重視其實是對他最好的贊揚。對于嘉輝,在新東方,不僅收獲知識,還收獲著感動。
徜徉在語文的海洋中
嘉輝開始喜歡上語文課其實并非“空穴來風”,作文課王菁菁老師對他影響很大。談到菁菁老師,他開心地說:“我喜歡菁菁老師,她特別好,她的作文課特別好玩”,兩個“特別”讓人看出一個孩子單純喜愛一門課的心,因為這樣,他的作文成績提高得很快。嘉輝媽媽說,新東方的作文課,從來不是單調無味地給孩子們講很多理論,而是以生動有趣的引導讓他們學會寫作。有時候,成績提高并不是最重要的,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對學科的興趣對于孩子以后的學習才會更加有效。
通過和泡泡少兒教育金源中心語文學科主管的交談,筆者了解到,在新東方的作文課中,老師會給孩子們講述很多適合他們的故事,并且讓孩子們都參與進來,不僅在寫作上會有很大提高,在表達交流上亦會有很大幫助,而且孩子們還會從故事中收獲很多對成長上有用的道理。所以在每次上完作文課時,孩子們總會能思考一些東西,老師也會留一些親子作業(yè),比如幫媽媽捶背這樣的實踐作業(yè),這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也會更加緊密。
善良的精靈
和所有小朋友一樣,嘉輝也非常喜歡看動畫片。談到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嘉輝一邊蹦蹦跳跳,一邊說自己最喜歡《賽爾號》里面一個叫蓋亞的精靈。追問他喜愛的原因,他說,因為它很善良,我也要善良。在童真的言語當中,也看到這個孩子最可愛的一面。
父母工作很忙,嘉輝平時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更長,爺爺奶奶除了指導嘉輝學習,但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培養(yǎng)心理健康成長的觀念。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在他們未曾形成價值觀的時候,這些觀念都會讓孩子們受用終身。
別看嘉輝表面看上去是個淘氣的男孩子,但其實在生活當中非常懂事。有一次,媽媽生病肚子很疼,嘉輝沒有像往常一樣跑出去玩兒,或者是待在自己房間里玩兒電腦游戲,而是非常體貼和心疼媽媽,跑到她房間里給她揉肚子,做按摩。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卻讓媽媽溫暖了好久。在冬天,睡覺時被窩很冷,嘉輝不是撒嬌和媽媽一起睡,而是先去幫她去暖被窩,還說著,自己是男子漢,不怕冷。說到嘉輝這些行為的時候,媽媽的眼中充滿的欣慰也讓人非常感動。
對于未來的憧憬
當問到小嘉輝自己未來的愿望時,他笑著說,我要當一個足球健將!嘉輝媽媽給我們解釋道,孩子現(xiàn)在被選入學校足球隊訓練,也是一個小運動員呢。興趣愛好都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愿意做什么,父母就給予一定的支持,結果不重要,不奢求一定要有豐功偉績,但會讓他們在成長時享受這樣快樂的過程。
嘉輝媽媽對于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很簡單,她說,教育孩子就是讓他體會到家長對他的用心,關心和愛就好了,別給他太多壓力,讓他快樂成長。雖然嘉輝在班里不是班干部,平常有些貪玩兒,但嘉輝媽媽不會逼迫他要做到什么高度,只要他懂得及時完成作業(yè),家長在適時做些督促就可以了。孩子在成長中未必要讓他們頂著壓力學很多東西,讓他們沒有周末、沒有跟同齡小朋友相處玩耍的時候,這樣的成長或許會有很多缺憾。
現(xiàn)在嘉輝媽媽做的就是讓他養(yǎng)成好習慣,每天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報的課外班都要堅持學好。一般等到孩子4年級才對他們有一個初步定位,然后再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無論是想出國還是興趣的培養(yǎng)。
嘉輝成長在這樣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當中,體會到了快樂,培養(yǎng)了自己的興趣,淘氣背后也會懂事地待人。看著他可愛的笑臉,看著媽媽關愛的面孔,我們相信,嘉輝一定會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閱讀上一篇:馮爍宇:用一生銘記“幸福就是愛”
閱讀下一篇:一起看看北京泡泡少兒影營員心聲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