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美術課的三點議建
美術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課堂作為美術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引導學生把內心的感覺用繪畫、手工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呢?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應該注意教材教法,上好每節(jié)美術課。
一、放而不亂,收而不板,讓課堂活絡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能動接收,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課堂刻板、沉悶。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小學生的興奮與抑制不均衡,興奮占優(yōu)勢,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應力求體現(xiàn)一個“活”字,使學生在每節(jié)美術課上都能產生新鮮感,對每個練習層次都覺得興趣未盡。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盡量采取“放”與“收”相結合的手段。所謂“放”,就是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充分展現(xiàn)個性特征,自由構思,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不受拘束的課堂氣氛中得以提升!笆铡本褪窃凇胺拧钡幕A上,教師統(tǒng)一指導,針對作業(yè)過程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與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引領學生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美術教學中合理運用“放”“收”,可大大激發(fā)學生練習的興趣,提高自覺練習的熱情,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與提高教學效率,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二、循序漸進,分層練習,讓課堂活便
美術課上,根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則,采用分層練習的方法,由易至難,由簡到繁進行訓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教師對所學內容進行坡度調整易于接受,避免了畏難情緒的發(fā)生。如在教學《全身人物寫生》一課時,首先讓學生掌握人的頭部的畫法,根據(jù)“三停五眼”的法則,結合實際抓住人物面部特征。然后引導學生觀察人站、坐、蹲各種姿勢,注意頸、腰、四肢關節(jié)部分的彎曲變化,并用線條寫生。最后,在學生基本掌握人物寫生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畫色彩畫。由于練習分解到位,學生較好地掌握了人物寫生的方法。
天有九重,人有九等。我們必須正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不同年齡的孩子,知識與能力的形成情況不同,即使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各方面表現(xiàn)也不盡相同。所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我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繪畫要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這樣做,對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發(fā)展學生個性品質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教學多樣,環(huán)環(huán)緊扣,讓課堂充滿活力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僵化的課堂結構模式會抑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盡量做到教學多樣化,使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如,在教學《海洋怪獸》時,引導學生欣賞風格不同的音樂,并展開想象,突出“怪”字,然后全班同學以黑板為作品園地,每個學生將自己畫好的海洋怪獸剪下來,貼在黑板上,全班同學合作完成一幅畫。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又如《畫汗衫》的教學,畫前舉行逛汗衫超市的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為下一步教學作好鋪墊。再如教學《水墨畫動物》時,引導學生說說“青蛙長什么樣”的,之后用順口溜概括了學生對青蛙的認識:“尖尖的腦袋白肚皮,鼓鼓的眼睛寬嘴巴,綠綠的衣裳腳有蹼,前肢短后肢長,你欲畫它先看清!边@幫助學生提高了形象思維能力與對事物特征的概括能力。總之,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可營造寬松有趣的教學氛圍,切實高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上一篇:繪畫開啟孩子的智慧
下一篇:正確對待孩子的美術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