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掘孩子的“最佳”潛能
一個處于自我概念形成期的孩子,如果他自認為是幸福、快樂的人,他就會朝快樂幸福的目標努力;反之,則會在不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反復失敗的人會越來越差,反復成功的人則越來越好,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這么一個現(xiàn)象。這是因為,10歲左右,是人形成自我概念的關鍵時期。而自信心的培養(yǎng)則跟自我概念形成有密切關系。北京新東方泡泡少兒英語冬令營稱,一個處于自我概念形成期的孩子,如果他自認為是幸福、快樂的人,他就會朝快樂幸福的目標努力;反之,則會在不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敖逃⒆拥那疤崾橇私夂⒆樱私夂⒆拥那疤崾亲鹬睾⒆!彼裕瑥男∨囵B(yǎng)孩子具備快樂的自信很重要。
成功在于學會選擇.
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關鍵在于如何及早培養(yǎng)孩子具備對事物的權衡能力,并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最佳才能區(qū)。 家庭教育是適合孩子個性的教育,而不是讓孩子去適合教育。但是目前,很多父母依舊日復一日地做著一件蠢事: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孫云曉曾經(jīng)親歷過這么一件事情:一個在才藝上非常優(yōu)秀的漂亮女孩,進了北京市某重點高中,女孩文化課很差,但父母又一心希望她“學習成績好,將來讀個好大學”。結果,這位17歲的花季少女受不了這種壓力,她自殺了!拔覅⒓恿伺⒌脑岫Y,好慘哪!其實女孩的任何一種才藝,都能讓她今后在社會上穩(wěn)穩(wěn)地立足并快樂地生活?上Ц改笡]有教她學會如何對生活進行‘選擇’和‘權衡’!
孩子能夠成功,在于選擇了適合自己做的事情。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才能區(qū),孩子才能發(fā)揮最大潛能。這是孫云曉接觸的另一個典型個案:有一位父親,自己是北京市某重點高中的校長,但他看到自己的女兒不喜歡學習,學習成績老上不去,就主動跟女兒商量:“孩子啊,看來你得好好想想,看看自己將來究竟適合做什么樣的工作!本瓦@樣,女兒最終選擇讀職高,畢業(yè)后做了會計,現(xiàn)在,她成了行業(yè)內(nèi)小有名氣的財會能手,生活得很快樂。
拿孫云曉自己來說,他說:“我對數(shù)學的反應特別遲鈍,所以我不適合管理錢財,也不適合做財會工作。但我有一種本事,就是采訪時我可以跟采訪對象聊上半天,根本不用記筆記,回去一整理,我能做到八九不離十。我熱愛寫作,每天寫上七八千字,一個月下來,我也不嫌煩。為什么呀?就因為這是件讓我感覺非常愉悅的事情!
教子成功從培養(yǎng)習慣開始
“習慣就像一個人的道德利息,如果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那么一輩子都會受益無窮。”俄羅斯的一位文學大師這樣告訴我們。孫云曉經(jīng)過一年的專門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階段德育工作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研究發(fā)現(xiàn),3—12歲是培養(yǎng)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孩子如果有什么不良習慣,糾正起來比較容易;錯過這個時期,那就比較難了。
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一個具體的習慣,關鍵是要堅持21天以上;如果這個習慣比較復雜,那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因而,一個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反復堅持并加以訓練的結果。家長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1、確立規(guī)范,讓孩子明白是什么樣的習慣;2、選擇適合孩子學習的榜樣;3、不斷地支持、鼓勵孩子持之以恒將好習慣堅持下來。 家長們經(jīng)常來問:“哎呀,我的孩子有某個壞習慣,該怎么矯正?”孫云曉回答:“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用‘+’法,壞習慣的矯正要用‘-’法! 孩子身上一旦出現(xiàn)了某個好的習性,細心的父母應該時時加以鼓勵,使之形成習慣。相反,要讓孩子改掉不良習慣,則遵照數(shù)學上的遞減規(guī)律。要是具體實施起來,這里面可得講究一定的藝術性和處理技巧。比如,有個媽媽在觀察孩子做作業(yè),她發(fā)現(xiàn),孩子總共做了一小時作業(yè),前后卻站起來10次,其實孩子也不干什么特別的事兒,無非是看看窗外、打開冰箱找找食物、翻翻柜子里的卡通書……媽媽就說:“孩子呀,我發(fā)現(xiàn)你做的作業(yè)答案全都正確,這說明你很聰明。但媽媽數(shù)了數(shù),你總共站起來10次,是不是多了點?明天少站5次,怎么樣?”孩子答應了。果然,第二天就做到只站起來5次。媽媽開始大肆表揚:“哎呀,孩子你真不錯,僅一天時間就減少了這么多。明天能不能做到最多只站4次?”接下來,4次、3次、2次、1次……慢慢地依次遞減,孩子的這個不良習慣自然而然也就漸漸消失了。
快樂才是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
冰心先生曾經(jīng)說過:“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
但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卻常?吹竭@樣的情景———孩子在樓下很貪玩,父母在旁邊使勁催促:“好啦,還不快點回去做作業(yè)!”孩子總是不肯。晚上,看著孩子在燈下熬夜做作業(yè)的辛苦樣兒,父母們就說:“孩子,好樣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逼鋵崳@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心態(tài)。因為,持這種心態(tài)的家長大多認為:童年是不重要的,快樂是不重要的!捌鋵嵥麄冨e了,大錯特錯!睂O云曉大聲疾呼。兒童長大是一個由自然人長成社會人的過程。但是說到底,讓孩子學業(yè)有成、事業(yè)成功并非我們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標。成功,并不等于就是幸福、快樂。排在成功前面,還有個更大的目標,那就是“讓孩子感覺快樂”!這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yōu)槿说淖罡呔辰纭?br> 人生不斷有夢想。孩提時代,理應是一個充滿夢想和快樂的時代。據(jù)說,未接受正規(guī)教育前,一個孩子一天可以笑400次;經(jīng)受教育后,一天就只能笑16次。所以,為人父母有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孩子不斷地感受幸福和快樂。
報名方式
1登陸北京新東方泡泡少兒英語冬令營http://www.weisiten.com.cn/pop/即可網(wǎng)上報名交費
2 電話預約登記 400-688-0688
上一篇:孩子十歲前必須養(yǎng)成的九個好習慣
下一篇:念書給孩子聽的五個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