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河是壽光的母親河,是境內十七條主要河流中流域面積最廣、對工農業(yè)生產及城市建設影響最大的一條河流。彌河自南向北經臨朐(縣)、青州(市)、壽光(市)三個縣市,在壽光市北部注入渤海萊州灣,流域總面積3847.5平方公里,其上游有臨朐縣的冶源水庫、嵩山水庫和青州市的黑虎山水庫,在壽光境內蜿蜒70多公里,流域面積585.7平方公里,流經孫家集、紀臺、洛城、圣城、古城、上口、田柳、營里、羊口等鄉(xiāng)鎮(zhèn)(街道)。彌河,宛如一條綠龍,由南至北蓬勃伸展,成為提高壽光城市品位的一道絢麗的風景。
近年來,彌河沿岸已先后建成了彌河風景區(qū)、中華牡丹園、生態(tài)觀光園、東城公園、商務區(qū)等板塊,沿河進行了大面積的綠化和設施建設。生態(tài)觀光園以農圣賈思勰故里為內涵,以壽光“中國蔬菜之鄉(xiāng)”生態(tài)農業(yè)文化為特色,以彌河自然水體串聯(lián)四大主題景區(qū),形成“綠色植物、藍色水體、彩色蔬菜”的錦繡風貌;彌河風景區(qū)成為了歐式建筑、親水平臺、旅游觀光為一體的休閑風光帶;中華牡丹園與東城公園成為每年一屆的中國壽光(國際)蔬菜博覽會的必去場所;商務區(qū)綠化更是將一座現(xiàn)代化的商務辦公場所掩映在綠樹紅花環(huán)繞的綠林之中,隨處可見柳綠花紅的亮麗景觀。
濱河城市濕地公園彰顯四大景觀特色:
1、水文景觀。也就是三大景區(qū)之一的“秋色云水”,位于濕地的中間區(qū)域,該段保證了從濱河大道上觀賞大面積的水域,有很好的透景線,沿壩坡栽植彩葉植物,水邊栽植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形成濃郁野趣的景觀效果,游覽路線蜿蜒于兩者之間,可以觀賞到濱水喬木群、灌木群與水中各種不同形狀的沉水、浮水和挺水植物,形成層次豐富、別具一格的碧水藍天、鳥語花香的自然畫卷。
2、天象景觀。市域處北溫帶季風區(qū),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半濕潤大陸型。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春季風多雨少;夏季炎熱多雨,溫高濕大;秋季天高氣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風頻吹。濱河濕地天象景觀包括雪景、雨景、霧景等自然景觀。雪景,每年的十一月至來年的三月,是濕地景區(qū)的主降雪期,雪后的景區(qū)內白茫茫一片,樹木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雨景,每年三、四月份天氣轉暖,每逢小雨,站在高處遠眺,此時濕地景區(qū)河面上薄霧朦朦。霧景,每年的十二月至來年的二月,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時,由于濕地景區(qū)內水氣較大,夜間及清晨的霧氣與樹木枝葉接觸后形成霧凇,如同披上一件水晶外衣,顯得晶瑩剔透,格外驚艷。
3、生物景觀。濕地景區(qū)內的河道,在建設過程中經過科學細致地處理,不僅改善了彌河水質,而且保護了沿河生物的多樣性。整個濕地種植喬木、花灌木和水生植物達200多個品種,遍布景區(qū)的雪松、法桐、槐樹、百日紅等喬灌木給游人提供了樹下休息游玩的綠蔭。水面上空翱翔的白鷺、喜鵲等鳥類為濕地景區(qū)增添了許多生氣。
4、工程景觀。一是位于整個景區(qū)北部的“柳風荷韻”景區(qū),該景區(qū)利用原有地貌因地制宜營造出各具特色的綠地、島嶼、水域區(qū)間,利用形式多樣的小橋和富有情趣的棧道將各種景觀內容穿插其間、靈活布置,使整體效果更加豐富。景區(qū)主要為荷花種植區(qū),大片種植各種色彩的荷花等其他水生植物,并在荷塘中設置木棧橋及木平臺,讓游人能夠近距離地觀察荷花的優(yōu)美姿態(tài),形成夏日觀荷的活動主題。二是位于景區(qū)南端和“葦中語蝶”景區(qū),緊挨南外環(huán)路,該區(qū)域河渠縱橫,獨特的水文和地形條件,形成了綿延的灘涂。該景區(qū)在設計中充分發(fā)揮地學性和動植物性再生能力,依據場地內水文條件和生物特性,調整河道地形,恢復植被,豐富物種,營造出鷗鳥翔集、蘆荻搖曳的獨特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