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冬令營小編為大家介紹出門戶外自救小技巧
暈車
有很多人在外出乘車(船)時很容易發(fā)生頭暈、惡心、嘔吐等暈車(船)綜合癥。這時,可以在出發(fā)前半小時服用一些暈海寧、苯海拉明等的藥物;同時要注意出行前夜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乘車當天不要吃太多的食物;最好是坐在車輛的中部,靠近車窗的位置等,以避免或是減輕暈車的反應。
流鼻血
流鼻血較為常見,一般可以使用浸有冷水或是冰水的毛巾、布塊貼敷在前額、鼻背或頸部兩側;或用干凈的棉花、紗條或布條,用力塞入鼻內(nèi),如果能夠沾些腎上腺素、麻黃素或是云南白藥則效果更好;或者用拇指、食指緊緊的捏住鼻孔大約5-10分鐘,也可以起到迅速止血的作用。
異物入眼
當灰沙塵粒進入眼眼睛內(nèi),千萬不要馬上用手揉搓眼睛,這樣很容易引起結膜炎或是角膜炎等病??梢择R上閉上眼睛,不時轉動眼球,或用拇指和食指做提拉上眼瞼(上眼皮)的動作,反復幾次,這樣,異物便會隨眼淚排出;也可用手指將上、下眼瞼向外翻出,仔細尋找異物,然后用沾有冷水或溫水的手帕或棉花卷將異物拭去。
飛蟲入耳
如果有小蟲飛入耳內(nèi),最簡單的辦法是往耳內(nèi)滴油,如菜油、麻油等,也可滴一些溫水或冷開水,將小蟲淹死或將其四肢、翅膀粘住,限制它的活動,然后去醫(yī)院取出。
扭傷
登山時容易發(fā)生腳部扭傷,扭傷時不要馬上用手去揉搓受傷部位,也不要用熱水浸泡,這種“傳統(tǒng)”做法反而容易加重病情。正確的做法是用浸過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或布塊,敷貼在扭傷處;有條件者可向扭傷部位噴解痙劑,使足部溫度降低;休息時,注意抬高受傷部位,24小時后再用熱水浸泡,緩解疼痛。
骨折
骨折發(fā)生后,切忌盲目轉動骨折部位的肢體骨骼;在送診途中可就地取材,用長的樹枝或木條固定受傷部位,防止移位加重病情。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露營時怎樣尋找水源
閱讀下一篇:戶外安全一定要在思想重視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