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現(xiàn)在的孩子都變得很自私,當爸媽們付出了無盡的愛給孩子,收獲的卻是孩子的冷漠和自我時,每一位父母都會感到既吃驚又心寒:為什么孩子會變成這樣? 下面青少年軍事冬令營小編給大家分析其原因及解決辦法。讓孩子學會感恩。
愛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為此,家長們愿傾盡所有,不求回報。然而,在家長所給予的無窮無盡的愛下,不少孩子把父母無微不至的愛看成天經地義,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更不知道感恩:當媽媽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時,孩子不但不關心,還站在一邊哈哈大笑;當媽媽生病躺在床上時,孩子卻在抱怨媽媽沒有帶自己出去玩……種種冷漠讓人心寒。為什么付出了愛卻沒有收到愛的回饋?爸媽們也許該自我反省一下了。要知道,愛的付出也有講究,“不求回報”的愛也并非都是好的。從小學會愛別人,是孩子健康成長、適應社會的必修一課,而“愛”的前提是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因此,教會孩子感恩,是對孩子非常重要。
孩子非常自我的另一重要原因還在于:當他偶然做了件好事時,由于操作不夠熟練而做得不盡人意,或者事情太細小而只得到了句父母言不由衷的“謝謝”。如果父母在孩子做了件好事后,不管他是主動還是被動做的,不管他做得是否令人滿意,都能發(fā)自肺腑地感謝他、贊揚他,那么孩子定會大受鼓舞。不管孩子為你做了什么,都要讓孩子覺得“幸虧有我出手幫助,事情才會這么順利”。父母由衷的肯定才是孩子關心他人的動力。
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感恩分享,這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在家庭里父母對子女之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做子女不僅接受來自父母之愛,更應懂得愛的反饋和回報。只有學會分享和感恩,將來在學校里、社會上,才能更好地與周圍人相處和合作。
冷漠心態(tài)是人際交往的障礙。人與人的交往不僅僅是物質的交流,是信息的溝通,而且也是心靈與情感的互動。當孩子過于冷漠,別說他對陌生人的疾苦不聞不問,缺乏起碼的同情心,他還會嘲笑殘疾人,罵乞丐,刻薄地傷害同學、朋友,甚至至愛的雙親。在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下,他又怎能獲得友情,在這個世界上快樂生活?
少年兒童時期是情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而冷漠則是情感發(fā)展的障礙。情感包括很多要素:良好穩(wěn)定的情緒、責任感、集體主義情感、同情心等等。冷漠心態(tài)不可能保持積極的愉快的情緒,它與責任感、集體主義情感背道而馳,缺乏起碼的同情心,也不可能產生對美好的真切體驗和憧憬。那么,怎樣融化孩子的冷漠心呢?
1.帶領孩子到生活中感受“熱心”的暖流。如為拯救災民的義演活動;社會各界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動;為美化環(huán)境,每人獻上一盆花的活動……老師、家長應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孩子去感受這些活動。
2.強化孩子的“熱心”行為。當孩子給上坡的三輪車助上一把力,當孩子把自己的新書送給貧困地區(qū)的友伴,當孩子為正在發(fā)愁的媽媽送上一杯茶,當孩子出現(xiàn)這些“熱心”行為的時候,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強化孩子熱心行為的同時,就抑制了冷漠心態(tài)的生長。
3.告訴孩子要理解別人。讓子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去體驗情感。孩子如果能設身處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樂他人之所樂,就會有一種開放的胸懷,而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有益。
4.結交朋友,建立友誼。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健全的朋友氛圍,孤獨是人類的不健康的情感體驗,戰(zhàn)勝孤獨是順利成長的前提。在矯正孩子冷漠心理的時候應強調這樣的觀點:“缺乏真正的朋友就會孤立無援,沒有友誼的人生是一片荒野……”家長應幫助孩子打開塵封的心,化解冷漠,擺脫“小我”,走入集體。
了解更多
青少年軍事冬令營的最新營訊及相關信息,可以撥打全國免費咨詢電話:400-688-0688
也可關注微信公眾號:kaixinxly 或者加魏老師微信:xlywls咨詢,這里有最新的冬令營資訊,可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冬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