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yīng)該嚴厲教育孩子嗎?
溫柔的堅持,沒有敵意的堅決,大概是應(yīng)對與孩子的沖突的最好的方式了。
上周末,我去表姐家作客,她有個九歲的女兒,很喜歡我,因為我會帶著她一起瘋玩兒。那天晚上,我們在客廳聊天,旁邊的小女孩兒吵著讓我?guī)鎯,被父母呵斥,只能無奈的自己在電腦上玩游戲。可她并未善罷甘休,一會兒把聲音開得特別大,一會兒大聲跟游戲中角色對話,她爸媽只能一次次斥責。
當她又一次鬧起來的時候,我坐到她身邊,把她摟到懷里,看著她的眼睛,輕輕地笑著說:“琪琪,舅舅知道你想和我玩兒,舅舅也很愿意帶你玩兒。只是舅舅好久沒見到爸爸媽媽了,想和他們說說話。再等一會,咱們聊完了,我就帶你玩兒,好不好?”她點點頭,我就摸了摸她的腦袋說“真乖”。
此后,她一直乖乖地等到我們的談話結(jié)束。
(注:我的姐姐姐夫其實給了女兒很好的教育,孩子有良好的安全感,活潑又開朗。這里只是一個小細節(jié),希望不會有誤解)
我還沒有結(jié)婚,更沒有孩子,但一直很喜歡孩子,親戚朋友家的孩子都愛跟我一起玩。我覺得孩子需要尊重,需要愛,需要關(guān)懷,需要溫柔的對待。有人說如果講道理講不通,打罵或者嚴厲的威嚇就是唯一的方法。其實并非如此。對孩子,講道理有時是沒用的,因為一個很小的孩子本身就缺乏邏輯和理解能力。所以,能夠打動孩子,說服孩子的,實際上是你對待她的態(tài)度,說話時的表情和語氣。這些,比話語的內(nèi)容更重要。你在乎孩子的感受和愿望,孩子就會在乎你的感受和愿望。通情,才能達理。
有人會說,那如果家長態(tài)度很棒,可孩子還是不聽話,怎么辦呢,總不能聽之任之吧?我完全同意家長需要有原則,但原則并不一定要通過恐嚇來實現(xiàn)(嚴厲就是一種恐嚇)。@oursleya 在答案里提到了他讓孩子按時吃飯的方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回答怎樣才能討人喜歡的同時做你自己? 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也舉了一個例子:
“曾在微博上看到有位媽媽,當女兒堵氣要求她一定要給她買禮物時候,當女兒威脅她說"不給我買,我就不乖了!"的時候,她是這樣回答的:
“囡囡,即使你不乖,媽媽也愛你!
據(jù)說,孩子立刻就變得遲疑了,把張開的刺給收了起來。她不以敵意對抗敵意,而是溫柔的堅持。這種態(tài)度讓孩子明白,買不買東西與她愛不愛她無關(guān),純粹只是一件孤立的小事而已。許多時候,我們被拒絕時之所以生氣,不是因為那件事,而是覺得這種拒絕意味著對方不把我們放在心上。如果我們可以確定自己的安全和被愛,自然就不會為這種小事生氣了!
溫柔的堅持,沒有敵意的堅決,大概是應(yīng)對與孩子的沖突的最好的方式了。
報名方式
1 登陸網(wǎng)址萬達教育冬令營 http://www.weisiten.com.cn/wanda/即可網(wǎng)上報名交費
2 電話預約登記 400-688-0688
上一篇:澳大利亞八大名校各顯優(yōu)勢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