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吼大叫”=無效教育+壞榜樣
相信每位孕育兒女的家長,不管從什么地方,都能學到很多的育兒方法,但是您是否會有效的將其應用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事實上,小學生寒假冬令營小編表示連接理論與實踐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往往被家長忽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家長的自我情緒管理。
因為,很多理論方法都要求家長面對問題時,拋開自己平時的行為方式,理智冷靜的處理問題。而孩子產生問題行為的時候,經(jīng)常會激發(fā)家長憤怒、煩躁等情緒反應,很多家長難以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置之前看到的各種教育理念和方法于不顧,對孩子再一次進行不理智的教育。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家長自我情緒管理是家長教育過程中的最大挑戰(zhàn)。
那么,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小學生冬令營小編建議家長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在認知上,明白孩子行為是家庭教育的產物
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他們的一言一行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越小的孩子,受環(huán)境影響的程度越大。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孩子之所以產生問題行為,并不是孩子主動使然,而是被動影響與積累的結果。不過,孩子的行為也極具可塑性,只要家長掌握正確的方法,便可以很好的塑造與調整孩子的行為。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事情的理解與可控感可降低人們對事情的消極情緒反應。因此,家長一方面要增強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理解,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對控制孩子行為方向的自信心。這樣,在面對問題時,家長所激活的憤怒、煩躁等消極情緒會得到明顯減弱。
2.在情緒上,學會自我放松
當家長對孩子的行為產生憤怒時,自我放松是調整情緒的有效辦法。其中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深呼吸。在很多電視劇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劇中人物在發(fā)怒時,用深呼吸的方法暫時控制自己的情緒。實際上,心理咨詢也經(jīng)常采用放松方法來調節(jié)來訪者的情緒。這種方法是具有科學依據(jù)的,因為,人的情緒會引發(fā)生理反應,如生氣時面紅耳赤,害怕時臉色蒼白。
反過來,人的生理反應同樣也會影響人的情緒,如喝酒會覺得興奮,按摩會覺得輕松等。而深呼吸會讓自己的身體從消極情緒的狀態(tài)回到正常狀態(tài),因此會讓人的情緒變得更加平靜,從而更為理智的解決問題。在深呼吸的同時,放松全身,并在頭腦中想一想孩子行為的正常性與可塑性,會更好的緩解自己的情緒。此外,繪畫也是一個家長可以運用的放松方法,很多家長會說,我不會畫畫,這個方法不適合我。其實,這里的繪畫,是既可以自由涂鴉,又可以細致描繪,沒有美術技巧的要求,可自由隨意的創(chuàng)作。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小學生心智冬令營指出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閱讀下一篇:小學生籃球冬令營介紹籃球投籃技巧之急停跳投的訓練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