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責任心是從小就培養(yǎng)起來的,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責任心重,有的人則毫無責任心,歸根結(jié)底還是教育的問題。
小學生戶外冬令營會通過給孩子們安排一些小任務(wù),幫助他們提升責任意識。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參照以下方法來幫助培養(yǎng)。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事給他做。
讓年齡尚小的孩子做太難的事,只會讓他受到打擊和挫折。例如,如果你跟他說“把你的房間打掃干凈”,孩子會被嚇得喪失勇氣,這樣的任務(wù)對大人來說,都是很費事的。但是,像“把鞋放進鞋柜里”這樣的事,就是孩子可以完成的。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通過完成這樣的簡單家務(wù),孩子能獲得那么多的自豪感和自立感。
讓孩子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
別擔心孩子太小,這么大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理解“先干活再玩”的道理了。當你說“我想帶你去公園玩,但是首先咱們得把碗洗干凈。”時,孩子就能明白。在這種時候,你要態(tài)度和藹、實事求是,承認你自己也喜歡玩,這樣孩子就知道你不是在霸道地發(fā)號施令,而只是希望他先做完該做的事。
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果你盡早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就會更容易。比如,你可以教孩子把臟衣服放到固定的籃子(或其他制定位置)里,每次洗完澡以后,把浴盆內(nèi)的玩具收好等等。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家務(wù)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大人心血來潮的偶然念頭。
把勞動變成游戲。
聽說過谷倉派對的故事嗎?全村人都來幫主人家蓋谷倉,然后主人家招待大家歡宴聚會。這說明,當勞動工作既有趣又熱鬧時,我們都會干得更起勁。同樣,你的孩子也喜歡和你在一起做事情,他不會覺得把衣服從洗衣機里取出來是家務(wù)勞動,而是覺得把潮濕的衣服一件件拽出來,再堆到盆里很好玩。你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邊跟著音樂跳舞,一邊擦家具,或者比賽看誰裝的積木多。
給孩子練習的機會。
為了節(jié)省時間,你多半寧愿自己把孩子的餐具收拾到廚房里。不過,你一定要盡量遏制這種沖動。你要多關(guān)注孩子努力練習的過程,而不只是注重結(jié)果。孩子也許還不太會干活,但如果你因此而批評他或干脆代勞,只會打擊孩子幫忙做家務(wù)的積極性。
孩子將來會是怎樣的一個人,從小就可以慢慢折射出來,所以平時的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是一方面,家長還可以通過輔助教育,比如參加
小學生戶外冬令營也是很好的選擇。我們希望各位家長多與我們進行交流,多關(guān)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kaixinx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