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一位西方的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想讓孩子進步,除了鼓勵,我不知道還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教育孩子要鼓勵,那什么是鼓勵呢?
心智冬令營認為這就好比兩軍對戰(zhàn),勝利以后要“表彰”犒賞三軍,打仗過程中要“敲鼓激勵”浴血奮戰(zhàn)。表揚關注“結果”,做好一件事我們就理應得到表揚,但是孩子正常的生活表態(tài)是積累經(jīng)驗的過程,因此要少用表揚,多用鼓勵,因為鼓勵關注的是“過程”。
不管孩子是做了好事還是壞事,我們都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不對的地方,并為他指出一條正確的路,這就是鼓勵。
少兒心智教育專家總結了鼓勵的公式:家長相信孩子一定行+正確行為描述+以后做事的方法和方向+期望。
例如,孩子考試成績不是很好,家長首先要在心里告訴自己“我的孩子下次一定會進步”,只有家長有信心孩子才會有信心;指出孩子平時的正確行為或客觀事實,“你每天晚上都努力學習到很晚”,或者“這次題比上次難,你其實進步了”;再給孩子方法和方向,“你如果考試再細心一點”、“保持努力”或“加強記憶”;最后給個期望,“沒關系,下一次再來”,或者抱抱孩子說“努力吧,有爸媽在背后支持你!”
表揚產(chǎn)生依賴,為表揚而做事,本末倒置,二來,孩子可能覺得被忽悠,覺得表揚“不值錢”,對表揚產(chǎn)生了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