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喜歡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說教孩子,嘮嘮叨叨說個沒完,但是卻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越吃越慢,越吃越少,到最后一提吃飯就滿臉的不情愿,那么這是怎么回事呢?都是“飯桌教育”惹的禍,為此青少年冬令營小編提醒家長要當心,下面就聽小編細細道來吧。
情景回放
明明今年3歲,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但是媽媽最近發(fā)現(xiàn)明明一到吃飯時間就躲躲藏藏,有幾次不是說不餓不想吃,就是很快地隨便吃幾口就說吃飽了。媽媽很擔心明明是得了挑食厭食的疾病,因此向老師了解情況。但是據(jù)老師反映,明明在幼兒園時表現(xiàn)良好,吃飯也很香,每次都幾乎是把飯菜吃得干干凈凈的,并不存在家長反映的問題。那究竟明明的情況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編告訴你
其實像明明這種情況其實是很常見的,寶寶表現(xiàn)得不愛吃飯,其實與其身體健康問題沒有關(guān)系,更多的是家長給孩子的一種心理壓力讓寶寶“吃不消”。很多家長日常工作繁忙,一般都只是在吃晚飯的時候能夠有比較多時間的和寶寶溝通,因此家長會抓緊這個時間問寶寶今天表現(xiàn)怎樣,或者大說道理。家長認為這種“飯桌教育”,在吃飯的輕松環(huán)境中,教育效果能夠事半功倍,但其實孩子并不喜歡家長在飯桌上說教。

吃飯本是溫馨愉悅的氣氛,但是家長利用這個時間來說教,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壓力大,情緒低落,父母的責問、訓斥會使得孩子精神壓力緊張,食欲也就消退,長此如此很容易會形成不良的條件反射,使得孩子一到吃飯時精神就特別緊張,長久很容易產(chǎn)生厭食癥,或者產(chǎn)生心理上的疾病,對于親子關(guān)系來說更是得不償失。
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場合,選擇合適的時機。飯桌并不是說教的好時機,家長應(yīng)該要盡量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進餐氣氛,這樣才能讓孩子吃得開心,吃得舒心。
飯桌上和孩子聊什么?
我們平常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有意識地一板一眼地給孩子做示范,或者就事論事地講道理。但是在飯桌上,家長的一言一行有所松懈,也是最容易無意識地給孩子影響,曝露自身缺點,并傳染給孩子,這時也是最容易影響到孩子言行舉止、精神氣質(zhì)甚至是價值觀的形成。
因此,在飯桌上,即使是最簡單的交談,家長也應(yīng)該要注意言談的內(nèi)容,既不要對自己今天的工作成就吹噓不已,也不要對孩子今天不好的表現(xiàn)滿腹牢騷。在飯桌上,多真誠地去了解孩子今天的感受,讓孩子分享今天在幼兒園、學校的快樂。
家長不要過多地追求孩子今天在學校的表現(xiàn)好不好,乖不乖,應(yīng)該更多地關(guān)注孩子的成長心理過程,而不過分看重結(jié)果??春⒆邮欠衩刻炜鞓?,是否有所收獲,是否交上新的朋友……家長應(yīng)多成為孩子的傾聽者而不是“教育者”。家長多講一些正面的、善意的、積極向上的話題,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光明氣質(zhì),能夠更好地讓孩子擁有健康快樂的心態(tài)。
孩子感到你是真心愛他關(guān)心他的,他自然會很珍惜每天和你吃飯溝通的機會,而就不會說逃避吃飯時間了。
了解更多
全國青少年冬令營的最新營訊及相關(guān)信息,可以撥打全國免費咨詢電話:400-688-0688
也可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kaixinxly 或者加魏老師微信:xlywls 咨詢 ,這里有最新的冬令營資訊,可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冬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