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有三個基本的理念:
第一,一個國家沒有歷史可以,沒有文化也可以,但是不能夠沒有有效的教育。美國冬令營小編說這是美國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我們一些人總覺得美國這個國家沒有多長的歷史,但是各位知道美國的教育部成立于哪一年嗎?成立于1867年。我剛?cè)ッ绹魧W的時候,和國內(nèi)很多的憤青一樣,總覺得自己是來自五千年文明之邦,而美國人都是土暴發(fā)戶。我去的是斯坦福大學,是一所年輕的學校,但是卻是1888年開始準備創(chuàng)辦的,而中國最老的三所大學也是在1896年光緒皇帝頒旨成立的。美國抓有效的教育,抓得早、抓得實在。
第二,智力有時是天生的,但優(yōu)秀是教出來的。
第三,不論出身,每一個6-16歲的少兒都必須受到有效的教育,這是無條件的。否則對國家與政府來說,就有可能多一個不合格的公民,多一個社會問題,從而削減了國家整體實力。不能說農(nóng)民工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受到不好的教育,這樣對一個國家來講是成問題的。教育在西方一些國家,又稱為“人生重新洗牌的過程”,人生之所以能夠重新洗牌,就是說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平民教育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美國這三個基本教育理念都充分透露出平民教育的理念,都充分透露出他們治國的務實、平和,和對人性、對國家、對公民的尊重。
美國教育還有一張隱性文憑
美國教育發(fā)給學生的是兩張文憑。
第一張是顯性文憑,即一般意義上的文憑,大家容易理解。
隱性文憑則是我本人的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美國孩子讀完書之后,擺在身上還有一張隱性文憑,這就是具有平民意識的公民文憑,即我剛才說的做一個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的謙卑公民。這種價值觀的形成,是由家庭、社會、學校的互動來完成的。
我覺得美國這張隱性文憑是質(zhì)量比較高的,這張隱性文憑將伴隨一個人走過一生。一個國家給公民一張什么樣的隱性文憑,或者不給隱性文憑,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與平民教育相對的是精英教育,美國人認為,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不矛盾,平民教育是精英教育的基礎,沒有平民教育的精英教育是不存在的。只要平民教育做好了,精英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抓精英教育而忽視平民教育的教育只有慘敗的結(jié)局。精英多數(shù)情況下是很難被人們提早發(fā)現(xiàn)或選擇定位的,精英也是很難從小就被指定并通過人為主觀擬定培養(yǎng)方案就能培養(yǎng)的。
“因材施教,人盡其才”在美國教育界的解釋:
1、把一個只適合做木匠的人培養(yǎng)成博士和把一個只適合讀博士的人培養(yǎng)成木匠都是教育的失誤。把只適合于做木匠的人培養(yǎng)成木匠和只適合于讀博士搞理論的人培養(yǎng)成博士,這樣的教育才叫成功。
2、把孩子的真實情況告訴家長是美國教育的重要部分,學校里的老師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從一年級起,老師就和家長開始溝通、交流,使得家長到了孩子高中畢業(yè)時基本上能夠知道孩子未來適合于做什么。
3、地位的平等,絕不可能認為教授比一個優(yōu)秀的工匠地位高。在美國一個木匠的收入跟一個正教授的收入應該說是一樣的,現(xiàn)在美國一個木匠一天的收入大概是200到400美元。
4、客觀對待輟學,認同最優(yōu)秀孩子是不會去讀碩士或博士的價值觀,這樣會給孩子,特別是那些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孩子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他們認為絕頂聰明的孩子,在平民教育階段完成之后,有時候通過輟學來變成精英。比如說比爾·蓋茨、戴爾等等,尤其是商界的人士。在美國人的眼里,只有二流學生是去讀博士的,一流學生不會讀完書的??陀^對待輟學就是一個平民教育的觀念。在美國,學歷并非越高越好。在一個法治的市場經(jīng)濟社會,政治家、商人的地位肯定是很高的,他們不需要高學歷。在美國,如果市長、州長的名片上印有一個博士學位,會被別人視為怪物。這是我切身的體會。在美國人看來,市長更多應該是體驗民情,應該20多歲到社區(qū)服務、社區(qū)演講,了解平民百姓的疾苦,讀完博士應該去做研究。我們中國人往往把學位當做是一個提高地位的表現(xiàn)。我的一位同學,在美國某制藥公司研發(fā)中心擔任首席科學家,向我抱怨說,他很想回國,可如果回去,因為沒有博士學位,可能三本的學校都不會要他。美國游學在線報名>>>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美國冬令營告訴你孩子學英語為何須盡早
閱讀下一篇:美國游學:你不知道的小細節(jié)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