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如故的香港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王家衛(wèi)的電影,著迷于搖晃的鏡頭中那狹窄熱鬧的街市,樓群高聳的中環(huán)大街,種樣繁多的香港小吃,行色匆匆的時尚白領…于是留在我心中的香港就是那般的印象。我們可謂是在濃郁的港味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香港電影,粵語歌曲,港式潮流文化,都是記憶深處的最早的珍藏。香港從那時起便成了我心中的一片向往之地,總是喜歡看香港地圖,預習著那里的大街小巷,溫故著那片從未涉足卻已相當熟悉的異域文化。希望著把這地圖放大再放大,大到可以置身其中。
長大后們終于有機會來到這里,我想每一次旅行都是回歸,這次就回歸到了從前想象中那片咸濕的香江。飛機緩緩降落,穿過云層,被海洋環(huán)抱的座座島嶼若隱若現(xiàn)。下降的過程中,那片綠色不斷變得清晰,曾經(jīng)向往的那個城市就在眼前了,欣喜和興奮納在一剎甚至也不夠能形容我的心情。此時此刻,香港,我來了!
游走香江
把自己投入到這片著原汁原味的粵語環(huán)境當中,才發(fā)現(xiàn)那個專屬世紀末的繁華香港就這么真實的呈現(xiàn)在我面前了。香港這地方寸土寸金,高樓林立,樓間空隙很小,建筑都顯得又細又高,但中環(huán)的商廈和辦公大樓比起來很有氣勢。這個城市很干凈,大多數(shù)的地方?jīng)]有想象中那么擁擠,細窄山路很多,但交通很便利。這里是名副其實的購物天堂,商品的種類和質量都讓人驚嘆到無以復加。對這里的總體感覺:地方不大,歷史不長,很精神,很物質。
說說各處的風景吧~
維多利亞港
我們一行人是漫步到維多利亞港灣的。一路慢走,一路車聲叮當,路兩邊是保留完好的老建筑群,被改建成彌留著舊式英式氣息的小店鋪。沒有夜色的沉吟,完全看不出它的妖媚和狂放,只看到霓虹招牌孤獨地閃耀,夜晚的維港,一棟棟摩天大樓霓虹交映,所有的樓層,所有的房間全部亮起來,匯成維多利亞港的夜景。每晚八點都會在維港上演“幻彩詠香江”的大型燈光音樂匯演,起伏的燈光伴隨著靈動的音樂,好似整個維多利亞港隨著音樂舞動起來,好一番壯觀的美景!素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星光大道,走上這條路就如同再次走過百年香港輝煌燦爛的電影史。
太平山
登山那天趕上了在香港的第一場雨。這里風雨來時的薄霧讓人感覺流連仙境。透過薄薄霧氣望著港島全貌,頗有滄桑之感從。想象著目光所及的這片繁華之地從久已前那個小漁村,再經(jīng)歷了那段屈辱史到如今成為全世界的金融商貿中心,不可思議的歷史賦予了這片土地太多太多的性格。
太平山頂下來,我們去了淺水灣,那是香港最受歡迎的沙灘。雨過天晴,人潮涌動,但淺水灣依然顯得很靜,靜得讓人不敢相信這里是喧囂的香港,只有海浪拍岸的聲音。這里是港島高級住宅區(qū),抬頭看看這些依山傍水的建筑,它們構成了淺水灣又一道獨特的景區(qū)。李嘉誠、董建華、包玉剛的豪華私宅都建在此。望見李嘉誠的私宅時,真不敢相信半山上這棟看似普通的別墅里竟然住著香港的首富。
紫荊廣場
尚記得小時候在電視機前看香港回歸儀式時的激動心情,12年后的今天,同樣是盛夏七月,當我站在香港會展中心前的紫荊廣場,望著久賦盛譽的香港回歸紀念碑,感到自己的雙腳正踏在曾經(jīng)記載香港回歸祖國的神圣歷史時刻的紀念地,激動之余更多了份懷念。廣場中心有一座紫荊花的金色雕塑,在陽光的照耀下,璨璨發(fā)光;仡^觀賞維港南面高低起伏的大樓,好似鏡頭變成廣角,一座座已經(jīng)演變?yōu)橐黄?/p>
小吃
廣東菜,對有些人而言是享受,對有些人而言卻是折磨。蝦餃,燒麥,叉燒,蘿卜糕,奶黃包,魚丸,還有許留山的芒果濃香,糖水鋪的香甜爽滑,凍奶茶涼透心扉,鮮蝦混沌鮮甜可口,公仔面爽口勁道。日程雖短暫,新東方老師給我們安排的廣東特色菜卻是一樣也沒有落下。
香港的用餐費用要遠遠高出內地,但從視覺到味覺到下咽到腹中的感覺都會讓人感覺到美食的魅力所在。香港人吃東西是很講究的,比如夏日中經(jīng)常喝到的綠豆湯, 他們就會特意保留湯中帶豆沙的大部分,再配上陳皮增加其養(yǎng)生的功效,味道有些奇怪,不過驚嘆之余還是愿意沉浸在美味之中的。總是感覺這幾天就是不停在吃東西,再結合著美景和緊湊的行程,真的覺得從胃到眼界都充實很呢。
交通
地鐵,巴士,叮叮車,觀光巴士,出租車,天星小輪,香港這個不大的地方交通甚是發(fā)達。地鐵當屬最便捷和最常用的工具,繁華之所,靜僻之地,總會有地鐵搭載你前往。香港都是行色匆匆,香港這個繁華的城市總給人一種快節(jié)奏的督促感,來這里總是不由得跟著人群加快步伐。我喜歡地鐵里面人來人往的忙碌,也喜歡鮮有乘客的冷清,總是習慣于在地鐵上看著那錯綜復雜的地鐵線路圖思考著這樣那樣的安排。
從星光廣場回來時我們坐了雙層大巴,坐在二層巴士的前排,和宮殿般的半島酒店擦身而過,看著彌敦道上擁擠的人潮,旁觀著香港人慣性的忙碌生活很容易就迷失了自我。我也有點愛上了這個城市的氣氛——繁忙,卻不失條理。
乘坐小巴游走香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在香港這幾日一直乘坐的小巴士,穿梭在四通八達的環(huán)山小路上感覺很棒,路線自由又可以近距離看到最香港的街景。車外紛紛擾擾,車內清涼舒爽,總有一些鬧中取靜的感覺。
購物
來香港的第一天晚上我們就到了距離我們住處九龍?zhí)梁芙摹坝忠怀恰惫淞斯,初步領略了購物天堂的內涵。翌日去了旺角,這地方有趣的東西不少,有些類似我們那的步行街。 燈火通明中,游覽者和本地人在狹窄的攤位中挑挑揀揀,在這樣的氛圍中血拼自己所有心儀的商品真是無法挑剔~
當?shù)厝?/strong>
這里真是個熱情好客的地方,雖然這里和我們生長的環(huán)境迥然不同,但從岸上這片土地那天起我就絲毫沒有一丁點異鄉(xiāng)人的陌生感,真正的“賓至如歸”也不過如此吧。
香港人很可愛,總是微笑著,也很謙遜。得知我們來自內地時,他們會主動用或流利或不流利的普通話同我們交流,這個時候的我們也似乎比本地人更多了一份體貼的關照。感覺真好!我們在浸會大學的學生向導就是一個很可愛的香港本地人,他叫alan,和我們在一起時他總是好奇的問我們有關內陸的很多他不知道的常識,他每天在跟我們交流的過程中都在積極地修正自己的普通話的發(fā)音,我也趁機提升了我的粵語,每每有讀不出的路名或短句我也會問他正確的發(fā)音。在浸會休息間隙,他教我們打uno牌,帶我們游走浸會的學生社團活動室,和我們交流內陸和香港的大學間的不同之處。我和他同樣主修金融,在交流當中我真的感到自己所受的教育和香港教育的差別。
幾日的朝夕相處分別時團隊成員們都像小孩子一樣要alan送我們到機場,還沒有分別卻已心生想念,這是我們留在香港的第一份真摯的友情。
走進迪士尼----墜入童年的斑斕童話
迪士尼是每個孩子的夢想,也是每個童心未泯的成年人的一片向往之地。來到迪士尼,親近了兒時的夢想。這里遠比想象中要小,但很精致。童年游戲的多彩,花車游行的歡樂, 史迪奇對話的奇異,焰火晚會的絢爛…一切都像是個快樂的大轉盤,時刻不停的帶你奔向一種叫做幸福的彼岸,快樂在蔓延,快樂就在你身邊,來吧來吧~為什么不跟他們一起跳起來唱起來呢~
去每一個地方游玩都能學會一種表情,在迪士尼,我學會的是笑。這種笑容發(fā)自內心~這種歡樂溢于言表~很快樂不是么,不管我們年齡長到多大,只要身在這里我們就都是孩子。興奮了一天,晚上我們在廣場空地上排排坐下期待著黑夜中的焰火表演,我看到有個坐輪椅的奶奶也在人群中,她像我們一樣望著漸漸暗下的夜空,靜靜等待著星空中最燦爛的一幕。她的神情就像個可愛的孩子,很難想象把一個年逾古稀的老者的神情和孩子天真無邪的面孔相結合的感覺,但在迪士尼,我看到了。感謝迪士尼,幫我圓了一個孩子的快樂夢想!
文學味香港
浸會大學
這次我們在香港的駐扎地就是香港浸會大學。學校占地面積不大,新舊校區(qū)是分開的,住宿條件很好,兩人一間房,每層的活動室自帶廚房,可以自己做菜哦~我們的香港導游之一,向導alan在集體活動間隙的時候帶我們游覽了浸會的很多社團的活動室,所見之處令我驚嘆不已。浸會大學的傳媒專業(yè)聞名亞洲,卓教授帶我們參觀了浸會傳媒學院的教學設施,講解了影視制作的過程。本來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的我感受頗豐,受益匪淺。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是1912年建立的,一直到70年代還是香港唯一一所大學,F(xiàn)在的政府高官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港大畢業(yè)的。這里的學生相對于內地學生有一個明顯的優(yōu)勢,就是英語的交際能力。他們很多課程都是直接英語授課的。在這里,普通話也許不太管用,但英語絕對通行。這里名人輩出,孫中山和張愛玲等都曾在這里度過了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求學階段,漫步在廊間,想象著當年前輩也曾駐足在這里徜徉思考過,不禁心生崇敬。
香港科技大學
在去的路上alan就說科技大是全港海景最好的大學。果不其然~香港科技大學坐落在西貢海邊,是靠著山建的,這里的設施也真的很好。香港科技大學的建校時間就不長,不過由于專業(yè)熱門搶手,就成為香港很多考生的第一志愿。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和香港其他大學一樣,建在山腰上,校園里有校巴往來于主要道路,而且是免費的。在這里上課,經(jīng)常會面臨下課了就要從這個山頭跑到那個山頭聽另一節(jié)課的情況。宿舍有免費校園網(wǎng)接入。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校園面積最大的大學,是香港唯一實行“書院聯(lián)邦制”的大學。研究生“大頭”和神學院幽默的許老師帶我們逛了半個中大校園,領略了未圓湖,體驗了中大特有的人文風景。
學業(yè)上的指引亦是此行的一大收獲。一度對傳媒很感興趣的我高考時終因父母的意見而選擇了商科的專業(yè),心中總有個未完結的追求,這些年來對這個專業(yè)的很多活動和相關都在一直關注。經(jīng)過浸會大學和中文大學教授們的講解和親身體驗接觸,香港的傳媒業(yè)讓我眼前一亮,這份發(fā)現(xiàn)像是一份忽然而至的禮物,這里也更新了我之前接觸的關于傳媒的理念。在浸會大學和中文大學的與教授見面時也著重了解了香港新聞傳媒專業(yè)的優(yōu)勢所在,多年以來的興趣的火種再次點燃,交流的過程當中,教授和身邊的同學聽了后都。我決定來港讀研,在這個屬于傳媒的理想環(huán)境中完成自己的夢想!
再見香江
一周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在這幾日的收獲已足夠給我接下來的學業(yè)和生活指引方向。難忘在浸會的那間溫馨的宿舍,難忘我們十幾個孩子在這片美麗的地方建立的友情,難忘這里的向導們給我們帶來種種關于香港的各方面趣聞,難忘淺水灣那片熱情的沙灘,太平山頂霧氣蒙蒙中的港島全貌,在星光大道瞭望夜晚璀璨的維多利亞港…難忘太多太多,還是不免一別。
坐在飛機上,望著窗外午后余暉盡灑的香江,視線掠過目光所及那些熟悉的地方,回憶著這幾日遇到的人和事,絲絲不舍縈繞心頭。當島嶼連成的群山漸漸變小,這幅亦幻亦真的地圖慢慢合上。再見香江,允許我這樣默默地告別,不久的未來,我會再回來!
冬令營 更多冬令營資訊:http://www.weisite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