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游學(xué)攻略
雍和宮是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為清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年)改為行宮,乾隆九年(1744年)改為藏傳佛教寺院。
雍和宮是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為清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年)改為行宮,乾隆九年(1744年)改為藏傳佛教寺院。
雍和宮是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雍和門、雍和宮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殿、綏成殿六進宏偉大殿組成,另外還有東西配殿、"四學(xué)殿"(藥師殿、數(shù)學(xué)殿、密宗殿、講經(jīng)殿)及三個文物陳列室。整個建筑布局完整、巍峨壯觀,具有漢、滿、藏、蒙民族特色。雍和門原為雍親王府的大門,1744年改建在廟宇正門,為單檐歇山頂,三堂蓮瓣型宮門。因內(nèi)供"四大天王",故又名"天王殿"。雍和宮殿在雍親王府時代是胤禎會見文武大臣的地方,1744年宮改廟后,此殿相當(dāng)于"大雄寶殿"。殿內(nèi)面闊七間,為單檐歇山頂。永佑殿為雍親王胤禎的正寢殿,又稱外書房,是他休息讀書之年。雍正去世其靈柩放在這里。公元1744年改建后,易名為"永佑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四周飾以綠琉龜背錦裙墻。法輪殿是全寺最大的殿堂之一。1744年改建,此殿為雍和宮僧人舉行佛事活動的場所。殿頂上五座天富昀設(shè)銅鎏金寶頂,體現(xiàn)了漢藏建筑藝術(shù)的交融。為單檐歇山頂,主體面闊七間。萬福閣又名"大佛樓",建于1750年,高25米。飛檐三重,左右各有一條懸空走廊與永康閣和延綏閣相通,屬遼金時代風(fēng)格的建筑形式。
心航線冬令營
上一篇:游覽“燕山八景”之首的居庸關(guān)
下一篇:比故宮還大的人民大會堂
2011年北京巨人冬令營精彩無限官方網(wǎng)址http://www.xialingying.cc/jurenxly/
同樣處理北京巨人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