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升入初中,大部分的學生都需要有一個適應期。因為小學的時候,學得東西少難度小,老師也能顧及到每個學生,甚至生活起居都要顧及到的,而且在小學階段,壓力很少,也很容易凸顯自己的個性,所以,
博雅心航線認為在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自己很優(yōu)秀,這個時候他們也是自信的,但是升入初中后就不同了。
首先,所學科目增多了,難度也加大了,比如說物理、化學、歷史、政治等,對學生來說,好像一下子增加了好多學科似的,感覺有點應接不暇。
其次,老師對學生的管理上不再是小時候那種“保姆”式的方法,而是逐漸開始鍛煉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這個時候,孩子因為剛從小學階段過來,所以猛的還是不適應的,覺得老師好像不關心自己了似的。
第三,小學的時候,老師留的作業(yè)都是具體的,比如說第一題,第二題等等這樣很明確的題目,但是中學則不然,老師經(jīng)常會留一些“熟讀這篇課文”“預習下一課生字詞”等這樣軟性的作業(yè),這在一些學生眼里,就好像不是作業(yè)了似的。其實不然,這些軟性的作業(yè)恰恰是課前的一個必須的準備階段,如果準備的比較充分,那么上課的時候就會感覺非常順暢,如果準備不是很充分的,則上課的時候就會留下一個一個的小絆腳石,久而久之,不懂的地方越來越多,就會導致以后越來越聽不懂,這樣惡性循環(huán)下去,成績當然也就一落千丈了。
第四,學生自信心的變化。升入初中后,學生的學習程度有了差距,在小學階段可能還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距來,但是到了中學階段,因為種種原因,導致每個人對知識的認可、接受程度不一樣,成績自然也就分出了一個層次,再加上這個時候正好處于學生的青春期,還要面對中考的壓力,所以孩子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擊。
在初中階段,如果家長能夠多注重一下孩子的這些變化,然后做出正確的引導的話,我想悲劇應該是可以避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