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的飲食習(xí)慣一直以來受氣候、經(jīng)濟、宗教三方面因素的制約。歐洲游學(xué)冬令營還知道俄羅斯人常以面包為主食,肉、魚、禽、蛋和蔬菜為副食,但喜食牛、羊肉,不大愛吃豬肉。喜歡燜、煮、燴的菜,炸、烤也可。喜歡酸、甜、咸和微辣食品。
俄羅斯民間流傳這樣的信仰,即“善待客人,客人便覺得不會愧對主人”。也許正是基于此,俄羅斯人自古以來都保持著熱情好客的傳統(tǒng)美德。古往今來,他們把面包和鹽作為迎接客人的最高禮儀,來表示自己的善良慷慨。作為迎客的象征,他們將面包和鹽放在餐桌最顯眼的位置上,以此表示對來客的歡迎。這一風(fēng)俗習(xí)慣,在俄羅斯人的迎賓禮中體現(xiàn)得較為明顯。最有趣的是,這種傳統(tǒng)待客的風(fēng)俗已經(jīng)作為俄羅斯國家的迎賓禮。每當外國首要人來訪,俄羅斯姑娘便開始端著新出爐的面包和鹽款款走上前,請客人品嘗。
面包和鹽過去曾是俄羅斯人一日三餐的主食。那時候,每逢新人結(jié)婚,人們便送面包來紛紛祝賀。每逢婦女生育之后,人們便送面包幫她恢復(fù)健康。
由于飲食上的傳統(tǒng)習(xí)慣,俄羅斯對小麥、黑麥的需求是世界上面粉的暢銷國之一。盡管俄羅斯不乏遼闊的土地、廣闊的湖泊,具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海岸線,水產(chǎn)品極其豐富,但無論是海味還是山珍都難以代替面包的作用。面包是俄羅斯人的第一食品。
俄羅斯人吃早餐比較簡單,有時幾片黑面包,一杯酸牛奶就算一頓早餐。但他們對午餐和晚餐都頗為講究,愛吃餅、牛排、烤雞等高脂肪的肉類食品,愛吃油炸馬鈴薯。對中國菜十分欣賞,尤其愛吃北京烤鴨。俄羅斯人一般不吃烏賊、海參、海蜇、木耳等物。
俄羅斯人有謝肉節(jié)吃餅的風(fēng)俗,有句諺語說:“沒有餅就沒有謝肉節(jié)”。按照傳統(tǒng)習(xí)慣,到節(jié)日的第三天,丈母娘必須請女兒女婿上門吃餅,這個風(fēng)俗對農(nóng)村的新婚夫婦非常重要。青年人吃了餅以后,要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回請自己的父母。
俄羅斯人的午餐、晚餐不可無湯,且湯一般要濃。另外,午餐、晚餐都少不了冷盤。涼菜小吃中,俄羅斯人喜愛吃生西紅柿、生洋蔥、酸黃瓜、酸白菜等。在整個進餐過程中,吃涼菜的時間較長,約占三分之一。
紅菜湯在俄羅斯久負盛名。紅菜湯用一種叫“白芷”的植物做成,白芷香味清淡。后來,人們用甜菜取代了白芷。真正的俄國紅菜湯,做法講究,每道程序中須于細微處見功夫。煮湯時要用文火,并適當加些檸檬,加醋也會增加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西紅柿醬放置的多寡,香菜的多少均要合理配制,經(jīng)過這樣細加工出來的紅菜湯才是真正的俄國味。
俄羅斯人喝啤酒用以佐餐,愛飲烈性酒,特別是伏特加,酒量一般都很大。對中國烈性酒也有愛好,不愛喝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