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參加廣州軍事冬令營的很多家長反映,有很多孩子都有著磨蹭這個毛病,但其實孩子的磨蹭不一定是他自身的問題,更多的原因是家長所不知道的。
事實上,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磨蹭,而是家長不了解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科學研究表示,孩子的節(jié)奏與成人相比是具有很大的差異性的,雖然這個對兒童生活節(jié)奏的研究只是近半個多世紀才有的事,在以前,兒童也一直被當做小大人看待。
由廣州軍事冬令營的老師所知,直到1950年,從德國兒科醫(yī)生特奧多·海爾布魯格首次針對兒童生物節(jié)律的研究上,人類才對兒童生活節(jié)奏的特殊性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到了1970年,于貝爾·蒙達涅教授才正式帶領(lǐng)其科研團隊,對不同兒童的年齡、發(fā)展及生活環(huán)境展開了完整的研究,從那以后,西方發(fā)達國家對兒童每天的有效學習時間進行不同的分類定時。一般是學齡前兒童是3個小時,而小學生的每天上課的時間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再年長一些的孩子,則在下午適當添加幾小時,一般從14∶30到15∶00、16∶00或16∶30。
從上述的研究中可見,在科學上來說,孩子的生理節(jié)奏本身就和大人有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廣州軍事冬令營奉勸家長從一定程度上尊重孩子的磨蹭。
但為什么現(xiàn)在的家長總是在說他們的孩子很磨蹭,要催促他們,讓他們快一點呢,是不是家長有點著急了呢。
下面由廣州軍事冬令營的學員家長們分享了他們的一些經(jīng)歷,其中都是他們催促他們的孩子跟上其節(jié)奏的事件,但旁觀者是不是能發(fā)現(xiàn)里面的奧秘呢。
事件一:少兒科技館里,4歲的夢夢在運動傳送裝置邊,不厭其煩地跑來跑去,轉(zhuǎn)動把手,看小球前進、落下、再前進……在一旁的媽媽煩躁地走來走去:“老玩一個有什么意思?再玩這個就沒時間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說,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則不停地掙扎回頭……
事件二:“每次看到兩歲半的女兒笨拙地、慢慢騰騰地舉起小勺子吃飯,我就在一邊按捺不住。盡管女兒也能慢慢地把飯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節(jié)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飯往女兒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態(tài)。”32歲的何女士說,自己也知道這種做法不對,“但只有看到飯菜被女兒吃進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以上這些事情很多的家長都會做,甚至是一種社會常態(tài),但其實這些都是不對的,有一個比喻說得很好,如果把孩子比作毛毛蟲,我們就是蝴蝶,我們不可能要求毛毛蟲飛翔,但我們可以收起翅膀和毛毛蟲一起慢慢爬,是的,慢慢爬!作為家長,不該總是讓孩子快點快點,而是該放慢自己的腳步去陪著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
不要認為催促孩子不要緊,沒關(guān)系,這些都是為了孩子好,但現(xiàn)在廣州軍事冬令營要告訴家長的是:經(jīng)常被父母催促來催促去,孩子會質(zhì)疑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要么逐漸認同父母而變成一個同樣焦慮的人,要么以一種極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這種被動拖沓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憤怒。然后,孩子就會在他們該節(jié)奏加快的時候真正的變成磨蹭的孩子了,所以那些比同齡孩子磨蹭的,絕對是家長在不該催促他們的時候過分的催促了他們。
了解更多
廣州冬令營的最新營訊,可以撥打電話咨詢:
400-688-0688
也可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kaixinxly 或者加微信:xlywls 咨詢 ,這里有最新的冬令營資訊,可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冬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