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香港同胞講友誼,態(tài)度和善重禮儀;傳統(tǒng)特別喜吉祥,逢事人人圖吉利;“8”、“6”數(shù)字很可親,愿多相見為神氣;不愿他人問私事,忌諱“諧音”含歹意;家鄉(xiāng)多為粵、閩地,生活習俗似祖籍。
禮節(jié)禮儀
香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是以握手為禮。親朋好間相見時,也有用擁抱禮和貼面頰式的親吻禮的。他們向客人表達謝意時,往往用叩指禮(即把手指彎曲,以幾個指尖在桌面上輕輕叩打,以表示感謝)。據(jù)說,叩指禮是從叩頭禮中演化而來的,叩指頭即代表叩頭。
香港人在接受別人斟酒或倒茶時,總喜歡用幾個指頭在桌上輕叩。“3”字在香港很吃香,原因是香港人讀“3”與“升”是諧音,“升”意味著“高升”。“8”和“6”在香港也很時髦。在粵語中“8”是“發(fā)”的諧音,“發(fā)”意味著“發(fā)財”。“6”與“祿”同音,也有“六六順”之意。香港人過節(jié)時,常相互祝愿“恭喜發(fā)財”。
信仰忌諱
香港人忌諱別人打聽自己的家庭地址。因為他們不歡迎別人去他家里作客,一般都樂于到茶樓或公共場所。報們忌諱詢問個人的工資收入、年齡狀況等情況,認為個人的私事不需要他人過問。他們對“節(jié)日快樂”之語很不愿意接受。因為“快樂”與“快落”諧音,是很不吉利的。他們忌諱“4”字。因為“4”與“死”諧音,故一般不說不吉利的“4”。送禮等也避開“4”這個數(shù),非說不可的情況下,常用“兩雙”或“兩個二”來代替。在香港,酒家的伙計最忌諱首名顧客用餐選“炒飯”,因為“炒”在香港話中是“解雇”的意思。開爐聞“炒”聲,被認為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