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二日去了趟玉佛寺,這在上海市區(qū)也算是有較長歷史的古寺了,但相對于龍華寺和靜安寺的赫赫有名似乎略遜一籌。上次去至今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記憶中只剩下那尊精美絕倫的坐佛;正好此前曾聽說當?shù)叵虢▊€玉佛城,想來是當?shù)卣M芙柚潘聛韼右环浇?jīng)濟,真惟恐這么一個清靜之地屆時又會變得猶如集市一般,于是決定抓緊故地重游一番。
玉佛寺位于市區(qū)偏西北的地方,交通還是很方便的,36、24、19路等好幾條公交線路都可到達。在海防路下車時,走不多遠,漸漸有了些出售香燭的小店。很快看到售票處,10元/人。購票后正準備入內(nèi),回頭看到隔著安遠路有堵黃色的墻,照理這應該是寺廟的照壁,壁外才是山門呀,怎么現(xiàn)在跑到外面去了?環(huán)顧四周,盡是高矮不一的民居,不禁失笑,清靜叢林終究還是與鬧市“融為一體”了。上海人可真能物盡其用,就這么一條小小的安遠路也被充做了停車場。
從天王殿邊上開的小門進入寺內(nèi),呵,滿眼都是紅燈籠紅絲帶,一派佳節(jié)喜氣。就如大部分寺廟一樣,中軸線上是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其后是玉佛樓,兩側則多是新建的仿古建筑。印象最深的是臥佛堂,其中就供奉著兩尊玉臥佛。
這里先簡單介紹一下該寺的玉佛:玉佛寺因玉佛而建而名,建寺有120多年,共有坐臥玉佛三尊,其中兩尊來自緬甸,是由首任方丈慧根請得,另一尊臥佛來自新加坡,由第十任方丈真禪請得。現(xiàn)供奉于藏經(jīng)樓(玉佛樓)的是尊釋迦牟尼成道法像,由整塊翡翠雕琢而成,寶石鑲嵌,佛像玉質細膩,雕琢精巧,線條流暢,給人一莊重、典雅、安詳、神圣之感,不過進樓得另付10元。另外兩尊均為臥佛,現(xiàn)供奉于臥佛堂。
依稀記得過去三尊玉佛是住在一塊兒的,現(xiàn)在分家了,不過這樣也好,不上玉佛樓的人也能瞻仰到玉佛了。只可惜臥佛堂同時也是出售各種旅游商品的地方,讓兩尊稀世珍寶與一大堆商品為伍,總覺得別扭。
寺廟小小的,很快逛了一圈,還是決定上樓去看看我記憶中的玉佛。小樓有一個小院子,很是安靜(該是因為要另收門票的原因把),居然上面還掛著“藏經(jīng)樓”的匾。我不由自主地放輕了腳步,惟恐驚擾了這都市中難得的寧靜。記得我上次來還得換鞋才能上樓,現(xiàn)在倒都省了。看了些寺內(nèi)收藏的文物和書法作品,就見到了這尊留在我記憶中的玉佛。他似乎沒有變,仍舊法相莊嚴的端坐著,只是離我們的距離更遠了,想來是出于保護的目的,可就是看起來更費眼神了。這里暗暗的,沒有人潮涌動,沒有煙霧繚繞,只有輕輕的念經(jīng)聲……忽然覺得有些沉悶,于是走到一扇開著的窗口向外望,在古老的院落外我看到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它們正漸漸的將這古老的寺廟包圍起來。藏經(jīng)樓的靜止和外面世界的日新月異形成了夸張的對比。
信步走出小樓,又回到了紅燈籠紅絲帶的包圍中,這時有幾個旅游團來了,充分體現(xiàn)出這里也是滬上旅游景點之一的特點了。既然已經(jīng)都看過,也就不再扎堆湊熱鬧了,我去也。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極具異國風情-虹梅休閑街
閱讀下一篇:感受上海夜的美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