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新超越冬令營 使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樂趣
閱讀能力主要依賴于幼兒時期的早期閱讀教育,所以早期教育重在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先閱讀后識字
在早期教育中,不少家長把教孩子認字當作閱讀成功的判定標準,使孩子漸漸失去閱讀興趣。在這次學術會上,專家卻提出了“先閱讀、后識字”的早期閱讀新方式。專家認為,早期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而不是僅僅比別的孩子多認得幾個字。“先閱讀、后識字”的分享閱讀方法為家庭和幼兒園有效地開展兒童早期閱讀教育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
分享閱讀最早由新西蘭著名教育學家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在此后幾十年里,分享閱讀被廣泛介紹到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在美國、英國、法國等發(fā)達國家逐漸成為早期閱讀的主流開展方式。近期我國的北京、天津等地的研究實踐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使閱讀成為一種樂趣
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閱讀研究中心李文玲研究員介紹,分享閱讀是通過老師或父母與兒童的交互作用,使兒童獲得閱讀和寫作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它是幫助兒童從依賴閱讀走向獨立閱讀的橋梁。北師大博士生導師舒華教授認為,通過分享閱讀,可以激發(fā)兒童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技能,使兒童大面積實現(xiàn)早期閱讀、大量閱讀。
分享閱讀是指利用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根據兒童認知規(guī)律編寫的分享閱讀讀本,配合特定的分享閱讀教育方法和教育輔助材料,在家庭或幼兒園實施的早期閱讀教育活動。分享閱讀旨在以輕松、愉悅的方式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興趣,提高兒童的閱讀能力,讓兒童在互動中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在快樂中學習閱讀,在閱讀中悄悄成長。
閱讀上一篇:教會孩子如何在失敗之后思考
閱讀下一篇:參加智新超越靈商特訓營,孩子都能收獲什么?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