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地方,各個國家的風俗人情不同,如果說吃粽子是全國各地的民俗,那么劃龍舟則是縱橫的南方最富特色活動。深圳冬令營網站小編整理深圳也曾是龍舟競技盛行之地。深圳人將劃龍船稱為“扒龍舟”,而且深港地區(qū)還曾有“扒皇舟”的傳說。據(jù)悉,“扒皇舟”傳統(tǒng)源于700多年前。相傳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小宋帝趙罡、趙罡當時被元軍前截后追,從失守的宋都臨安(今杭州),經福建沿海倉皇逃至新安縣九龍土瓜灣(今屬香港)時,駐蹕兩個多月,期間恰逢端午節(jié),趙罡端宗王觀看了當?shù)佚堉鄹傎?,興致之余以護駕有功,御賜黃緞巨型羅傘給鄉(xiāng)民。此后每年端午賽龍舟,鄉(xiāng)民必奉御賜羅傘置于龍船之中,這種龍船被尊稱為“皇舟”。據(jù)說,后來廣東有些地方賽龍舟也在船上設一羅傘,可能源于九龍土瓜灣這個風俗。再后來,扒龍舟從休閑娛樂活動,演變成競賽運動項目,羅傘逆風阻力,才逐漸消逝。
小時候的“馬拉溜”
沙尾還有一個奇特的跟粽子有關的風俗,他們的土話叫“馬拉溜”。何謂“馬拉溜”呢?“以前我們小時候,大概從五月初一、初二開始吧,早上起來媽媽就用繩子將一個堿水粽子穿起來,然后掛在我們孩子們脖子上,并且叮囑我們千萬不能拿下來。我們就掛著它去上課、去玩。等到初五一到,我們起床后就直接將它剝開吃掉了。”這種風俗聽起來跟某些城市的“鴨蛋絡子”有點相似,傳說這是辟邪之用。而這種身上掛上香草葉包裹的粽子,則很容易讓人想起屈原。詩人身上佩帶著用薜荔、菌桂、胡繩等香草編成的裝飾物。而“馬拉溜”不妨看成是對志潔行廉的三閭大夫的紀念。可惜這種獨特的風俗只持續(xù)了幾年,便無聲無息地中斷了阿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搶炮、還炮以求大吉大利
閱讀下一篇:在忙碌中享受著過年的熱鬧和歡樂-做年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