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是“開年日”,過去大部分私人的店鋪要開門做生意。老板請伙計 (也有正月十六)“打牙祭”,宰雞燜肉,先拜財神爺,后圍坐一起飲宴,叫“開年”.店主希望這頓“打牙祭”飯后,工人落力做工,一年生意興隆。
家家戶戶吃了“開年飯”,舉家出門拜年。按當?shù)乩狭曀?,初一不拜年??图业拇彐?zhèn),年初二才出門拜年,出嫁女則攜婿郎、子女“轉外家”;也有的村落年初四才“轉外家”,初二去跟公公婆婆拜年。由于近十幾年來國家法定春節(jié)假期只有3天,加上前后周六日調(diào)休共7天,假期十分難得,初一、初三也去拜年了。初三民間歷來認為是赤口日,也是“送窮日”,這一天本不到別人家中拜年,如今也無禁忌。
上門拜年,探親訪友,帶上禮品手信,不是繁文縟節(jié),而是一種禮貌。當?shù)厝硕嗨蜕舷桇?、蠔油、臘肉、臘腸、浮皮、腐竹、年糕、米餅、煎堆等土特產(chǎn)和酒水茶葉。切忌只帶“兩梳蕉”(即兩只空手)。如今時興送曲奇餅、進口水果和老年保健品,但傳統(tǒng)的還是送去自己養(yǎng)的雞、自己種的菜,自己做的糕點、米餅,吃得鮮甜,吃得放心。款待到訪的客人,也講究禮貌,一邊熱情讓坐,遞茶送水,一邊拿出煎堆、油角、瓜子和“八果盒”(盛有糖蓮藕、糖馬蹄、糖蓮子、糖冬瓜、糖姜片、炸糖環(huán)、年糕及沙糖桔),主客品嘗,寒暄問好。
傳統(tǒng)拜年,有一個派利是的重頭習俗。“恭喜發(fā)財,利是兜(拿)來!”這是深圳當?shù)厝艘灰娒娴挠哪菽炅餍姓Z。“利是”是古代拜年時大人給小孩的“壓歲錢”.深圳人拜年派利是,不像北方只給小孩,連未婚大齡青年都給。給自己的孩子封三五百,甚至一千元,而且父母各給一封;三代以內(nèi)的堂、表兄弟姐妹親戚的子女給五十、一百,夫婦倆也要各給一封;一般朋友、同事、熟人的孩子也給二、三十元。現(xiàn)在利是越派越多,給年輕夫婦尤其是經(jīng)濟拮據(jù)的“房奴”負擔不少。故有些年輕家庭出外旅游,有意避開此習。本來幾十年前派利是只兩元,就是現(xiàn)在港澳地區(qū)給的利是仍保持十至二十元左右。手信輕重和利是多少不應攀比,圖個吉利,心意到了就成。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