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學(xué)英語到底是該讓孩子學(xué)習(xí)英式的還是美式的一直是爭論不休的話題,
上海泡泡少兒英語對于這種現(xiàn)象在下文將作出具體的分析。
英語是英美兩國的官方語言和通用語言;正如愛爾蘭著名作家蕭伯納曾經(jīng)說過的那樣:英國和美國是被同一種語言分開來的兩個國家。英語屬于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族下的西日耳曼語支,并通過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世界各地;而英語本身在進化當中也出現(xiàn)了分化,從而產(chǎn)生了美式英語(又稱美國英語)與英式英語(又稱英國英語)這兩大分支。
由于當今美國已經(jīng)取得國際上較高的地位,美式英語逐漸流行起來,并且也已被一向高傲的英國人承認是存在的,他們開始學(xué)習(xí)使用比較簡單化的美式英語,連其他英聯(lián)邦國家,如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加拿大、南非、印度等也開始學(xué)習(xí)美式英語。雖然美式英語同英式英語一樣,都是標準英語,但是其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卻存在著一些差異。
語音方面
美式英語在音韻上是趨于保守的,例如:大多數(shù)情況下當代美式英語都有卷舌音(又稱翹舌音),字母r在輔音前也要發(fā)音;雖然當代英式英語沒有卷舌音,但在17世紀時英國各地全是這樣。
以wh開頭的詞,美式英語讀[hw], 英式英語則讀[w],例如:where[hw?/w?]、while[hwail/wail]、white[hwait/wait]等。美式英語把-u-和-ue的長元音發(fā)作[u:],而英式英語發(fā)成[ju:],例如:due[du:/dju:]、reduce[ri?du:s/ri?dju:s]、tube[tu:b/tju:b]等。美式英語把-a-讀成[?],而英式英語讀成[a或a:],例如:craft[kr?ft/kraft]、half[h?f/ha:f]、laugh[l?f/la:f]等。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讀音差異還表現(xiàn)在某些單詞的發(fā)音上,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例如:ate[eit/et]、been[bin/bi:n]、idyll[ˊaidl/ˊidil]等。
在許多以-ary,-ory結(jié)尾的單詞和以-ate結(jié)尾的雙音節(jié)詞中,美式英語把重音放在第一音節(jié)上,而英式英語則把重音放在第二個音節(jié)上,例如:ˊancillary/anˊcillary、ˊlaboratory/laˊboratory、ˊmigrate/miˊgrate 等。
詞匯方面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雖同出一源,但在以后的發(fā)展中受到的影響不同就產(chǎn)生了拼寫上的不同。首先,相同的詞既出現(xiàn)在美式英語中,也出現(xiàn)在英式英語中,但分別表示完全不同的概念(即同詞異義),例如:billion (十億/萬億)、biscuit(軟餅/蘇打餅干)、football(橄欖球/足球)、mall(購物中心/林蔭大道)、overall(工裝褲/緊身褲)等。
其次,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分別用不同的詞來表示同一概念(即同義異詞),例如:baggage/luggage(行李)、can/tin(罐頭)、candy/sweets(糖果)、elevator/lift(電梯)、subway/underground(地鐵)、truck/lorry(卡車)、welfare /benefit(福利)等。
再次,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雖屬于同一體系,但其在拼寫體系仍略有不同(即拼寫差異,但讀音不變),例如:analyze/analyse(分析)、center/centre(中心)、defense/defence(保衛(wèi))、dialog/dialogue(對話)、inflection/inflexion(彎曲)、instal/install(安裝)、kilogram/kilogramme(公斤)、labor/ labour(勞動)等。
另外讓人搭便車,美式英語說“give ride”,英式英語則說“give lift”;至于電話忙音,美式英語說“The line is busy。”,而英式英語則說“The line is engaged。”。
上海泡泡少兒英語總結(jié)到不管是美式英語也好,英式英語也罷;對于我們英語學(xué)習(xí)者來說,都是重要的。了解和掌握它們的差異特點及規(guī)律,有助于我們的英語學(xué)習(xí),也有助于我們正確地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從而在利用英語進行具體的言語交流時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或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