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了幾千年的氣功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和優(yōu)秀文化遺產,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氣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之一,它有很多的練法種類,且功法各異。初學氣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武術冬令營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學氣功應注意哪些問題。
初學氣功應注意哪些問題
氣功的功法種類繁多,所以應因人的體質、生活環(huán)境等不同而選擇適合自身的功法。氣功在編排上雖千變萬化,但其核心古今都離不開三調,即調心、調息(調氣)和調身。
初學氣功第一步調心
就是首先應做到調整、控制意識思維活動。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雜念,做到“清心寡欲”,以達到入靜狀態(tài)。了好地練功,必須選擇一清凈的環(huán)境,時間和地點固定。同時要先排凈二便,再寬衣解帶,以防影響入靜。所謂入靜,就是通過意守的方法,變“胡思亂想”為“靜思專想”,再進一步做到“無思無想,恬靜愉快,悠然自得”,是動中求靜的方法。
意守其實就是努力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某一部位或者某種運動中,或者意守者某種事物,當然這件事物要對身體是有益的。
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呼吸結合意守“丹田”。意守呼吸就是調息,意守“丹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臍下1.5寸的“氣海穴”,兩者結合叫“氣貫丹田”。
方法是腹式呼吸,即吸氣時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至“丹田”,呼氣時小腹回縮。此法可對胸腔、腹腔內臟器官產生柔和的按摩作用,改善內臟的血液循環(huán),加強生理活動。
如飯后有腹脹氣悶情況,可先進行胸式呼吸,意守兩乳之間的氣海(膻中穴),以加強心肺功能,改善腹脹氣悶。
也有些人喜歡意守命門穴,來補益身體的腎氣。開始練功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能夠迅速的入靜,這時千萬不可急躁,慢慢的可以熟練的計入狀態(tài)了。
初學氣功第二步調息
就是調整和控制呼吸,以幫助調心和意守入靜。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細、靜、勻、長”,以逐步達到“無聲無息、出入綿綿、若存若亡”的境地。鍛煉時要順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現偏差。
初學氣功第三步調身
即調整控制身軀,保持一定的姿勢,以幫助入靜。長時間維持靜態(tài)姿勢,可以調整全身血液的分配。
氣功調身一般包括行、走、坐、臥、做5種情況,也就是5種練功姿勢,任何一種姿勢都要配合調心和調息。也就是說,既可以練“陣地功”也可以練“游走功”,根據所處條件隨時隨地都可以練。原則是“以自然為高,以舒適為法”。
總之,練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靜,身要松(放松)”,并靈活調整動靜、快慢、松緊等。三調之法,初練之人功夫淺,必然是“有意之調”,此時用意太過,反而耗神。
練功純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會過渡到“無意之調”的階段。概括起來就是“積極主動,持之以恒,舒適自然,循序漸進”。
了解更多
體育冬令營的最新營訊,可以撥打電話咨詢:
400-688-0688
也可關注冬令營公眾號:kaixinxly 或者加微信:xlywls 咨詢 ,有最新的冬令營資訊,可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冬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