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力游學(xué)須知:亞洲國家禮儀
來源:新動力冬令營 點擊率: 發(fā)布: 2012-10-26
日本人的禮儀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和佛教.佛教徒遵守"過午不食"的教規(guī).
日本人講話分敬體.簡體兩種語言.使用時要么都用敬體.要么都用簡體.二者不可混淆.但對客人.長者.上司講話都用敬語.否則便被認為是不尊重對方.
日本在見面時一般都互致問候.脫帽鞠躬.稍微低頭.眼睛向下.表示誠懇.可親.初次見面.互相鞠躬.互換名片.一般不握手.行禮時雙手平攤膝前.同時表示問候.沒有名片就自我介紹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wù).如是老朋友或比較熟悉.就主動握手.甚至擁抱.若遇女賓.女方主動伸手就可握手.但不要用力或久握.遇到年長者亦然.日本人十分重視禮節(jié).每日鞠躬無數(shù)次.特別是婦女.溫柔體貼.極守婦道.對男子很尊重.日本人平時見面最普通的語言是"您早"."您好"."再見"."請休息"."晚安"."對不起"."拜托您了"."請多關(guān)照"."失陪了"等等.
在日本."先生"不是隨便稱呼的.就狹義而言.它是指教育者(教授.講師.教員.師傅)和醫(yī)生,就廣義而言.則是對年長者.國家與地方領(lǐng)導(dǎo)人及有特殊技術(shù)才能的尊稱.即使被稱為"先生".也應(yīng)有受之有愧的表示.否則會給人傲慢的感覺.對于普通的人.一般都不稱"先生".只要在其姓名后加上職稱或"樣"(音sama)或さん(音sang)即可.等于我們通常稱呼"小張"或"老王"的意思.日本人吃飯使用筷子有許多講究.對于客房服務(wù)來說.要切忌為客人備餐時將筷子垂直插入米飯中.因為垂直插著筷子的米飯在日本是用來祭奉死者的.
日本人忌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的顏色,還忌諱荷花圖案,并認為梅花是不祥之花,贈送禮品忌諱"9"字.
2.朝鮮人的禮儀
朝鮮人見面也行鞠躬禮.互相深深地鞠躬.表示尊敬和謝意.
3.泰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的禮儀
在泰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此外.尚有少數(shù)人信奉伊斯蘭教.
泰國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通常在名字前加上一個稱呼.對成年男人.常加"乃".(意為"先生")."乃"字是尊稱.也表示男性.而對成年婦女.名字前常加"娘"字(意即:"夫人"."女士").泰國人一般只簡稱名字.口頭稱呼時.不論男女.一般在名字前加"坤"字.表示親切.
泰國人見面時通常雙手合十于胸前.稍稍低頭.互致問候.合十分三種:小輩見長輩雙手舉得較高.一般到前額,平輩相見舉到鼻子高度,長輩對小輩還禮到胸前為止.雙手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的程度越深.當(dāng)別人向你合十致意.你要合十回敬.否則失禮.當(dāng)然現(xiàn)在的政府官員和知識分子有時也握手問好.但男女之間見面是不握手的.
泰國人認為頭是人最神圣的部位.隨意摸別人的頭被視為莫大的無禮.小孩子的頭只讓國王.高僧和父母摸.別人坐時.切忌將物越過其頭頂.遞送東西給別人須用右手,正式場合雙手奉上.用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不得已而使用左手時.要說一句"請原諒.左手".小輩給長輩遞東西用雙手.長輩接?xùn)|西時可用一只手.他們認為.右手是清潔的.左手是骯臟的.至于拋東西給別人則更不允許.坐時翹腿被認為不禮貌.把鞋底對著別人.意即將別人踩在腳下.被認為是一種侮辱性舉止.婦女坐時要雙腿并攏.否則被認為缺乏教養(yǎng).走過別人面前.必須躬著身子.以示歉意.婦女尤須這樣.就餐按輩份入座.長者在上首.喝酒吃菜都由長者先動手.
印度是一個人口.民族眾多的國家.居民分別信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等.大部分印度人信奉婆羅門教.等級觀念極深.印地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此外還有烏爾都語.泰盧固語.孟加拉語等十多種主要語言.
牛在印度是神圣的.稱為"圣牛".牛奶更是圣潔之物.一般不用牛皮鞋和牛皮箱.印度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女人結(jié)婚后改用丈夫的姓.男人通常只稱呼姓.不稱呼名,女人通常則只稱呼名.印度人見面的禮節(jié)是雙手合十.對婦女不可主動握手.印度人交談中如同意對方的意見時.將頭向左搖動.不同意時則點頭.印度人以玫瑰花環(huán)獻給貴賓.賓主相互問好后將花環(huán)套在客人頸上.花環(huán)大小視客人的身份而異.獻給貴賓的花環(huán)很粗大.長度過膝.給一般客人的花環(huán)則僅及胸前.
印度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信奉各種宗教.因此習(xí)俗也各不相同.印度教徒最忌在同一食盤里取食.素食者甚多.不吃牛奶.一般說來.等級越高.葷食越少.等級較低者才吃葷(羊肉).印度教徒一般都用右手吃飯.拿食物或敬茶.遞取別人東西時也忌用左手.印度人一般不喝酒.喜好喝茶.大部分喝奶茶.他們喝茶的方式是:把茶盛在盤子里.用舌頭舔飲.
新加坡華人多信奉佛教,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此外還有督教和天主教.在新加坡.社會開放.人們又嚴守本民族的禮儀.十分注重禮貌.禮節(jié)以握手為主.
新加坡人到中國來.一般都喜歡吃粵菜.而工程師.醫(yī)生等知識分子的早點則喜歡吃西餐.他們愛吃炒魚片.油炸魚.炒蝦仁.不信佛教的還愛吃咖喱牛肉.主食方面.愛吃米飯和包子.不吃饅頭.水果方面.愛吃桃子.荔枝.生梨等.下午希望有點心.
4.巴基斯坦.阿拉伯等西亞國家的禮儀
巴基斯坦等西亞國家大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禁忌豬肉類食品.也不使用豬皮制品.他們見面第一句話就是"真主保佑".以示祝福.告別時多講祝愿的話.如"真主保佑你一路平安"."真主保佑你全家團圓"等.伊斯蘭教徒每天做禮拜五次.禮拜五也不例外.禮節(jié)動作各地不一.例如一部分阿拉伯地區(qū)的人見面.一般以左手貼在胸前.右手舉在額前表示敬意.
5.東南亞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的禮節(jié)
華僑多信佛教.每到宗教勝地.一般都捐獻香火.由于民族血緣關(guān)系.他們的禮節(jié)和國內(nèi)差不多.一般行握手禮.但同婦女握手不宜過重.禮貌語言近似國內(nèi).在香港.春節(jié)重視互相拜年.喜歡講"恭喜發(fā)財"之類的吉利話.而不說"新年快樂"或"節(jié)日快樂".因為香港人說的"快樂"和"快落"聽來相似.人們過年過節(jié)又特別忌諱"落"字.尤其是生意上和上了年紀的人.更是如此.久而久之.形成習(xí)慣.另外.在香港還有喜"八"與"發(fā)"諧音.而"四"與"死"同音.故人們避免用"四"做標(biāo)志.送朋友禮品.不送"四"個.非說不可時.則以"兩雙"或"兩個二"代替.此外.對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的稱謂語也與國內(nèi)不同.男的稱"先生".女的稱"太太"或"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