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中孩子會犯很多錯誤,因此家長在教育中一定要從小教會孩子為自己的所做所為負責任,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教育。
小學生教育冬令營專家也很認同這個觀點,因為孩子的每一次犯錯都是一次教育成長的機會,如果家長把握好了可以塑造孩子的行為習慣。下面是我們?yōu)榧议L們提出的一些教育方法。
首先,要幫孩子看到自己的言行問題出在哪里,明白為什么會因為這件事情和他交流。比如,你養(yǎng)的狗狗沒有訓(xùn)練好,在家里隨地拉大便了,影響了家里的環(huán)境;你不小心把別的小朋友撞倒了而不管不顧……
其次,如果孩子知道錯在哪里,并已經(jīng)有了跟事件有關(guān)的情緒,如歉疚感或其他情緒,先共情,幫孩子釋放情緒。比如,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茶具,他內(nèi)心忐忑不安,就告訴他“我知道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錯了”,然后抱抱他,如果哭了,就允許其釋放出來,接著說:“媽媽不會為這件事情生氣的,但希望你去把地面收拾干凈,也希望你下次拿茶具時慢一些”。
如果他欺負別的小朋友,可以試著讓他換位思考:如果你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是什么感受,會不會感到委屈、傷心、憤怒?那你想被欺負嗎?你還會去欺負小朋友嗎?出現(xiàn)損壞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破壞公共環(huán)境,也可以引導(dǎo)他換位思考。
第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吹絾栴}并釋放情緒后,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要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這才是減少下次出現(xiàn)類似問題的關(guān)鍵。比如,偷拿了爸爸錢包里的錢去買東西,就需要從零花錢里扣除,或者用勞動來償還。把書撕爛了,碎紙滿地,就要自己去打掃干凈,并且這本書再也不給買,類似的書也不再買。把畫畫的顏料涂得滿衣服都是,就需要自己去洗衣服,收拾好顏料。決定要養(yǎng)寵物,就要好好照顧它們,喂食、打掃、洗澡等都要自己做。
整體來講,最忌諱的是有些媽媽會在孩子犯了錯的時候大吼大叫,并且說如果他再不聽話就要拋棄他,再也不愛他了。這么做會讓孩子把當下的錯誤和被拋棄關(guān)聯(lián)起來,進而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埋下心理隱患。一個重要的原則是,要讓孩子知道,無論他犯了什么錯誤,“媽媽都愛你,但你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需要的時候,媽媽和你一起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