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地區(qū)對峙了兩個多月,不分勝負。
一天,袁紹命令顏良和郭圖速去白馬,攻下曹軍東郡,讓曹操首尾難顧。顏、郭二人率部沖殺到了白馬城。東郡太守劉延率部在城上死守,并派人突圍出城去官渡,求曹操派兵求援。
曹操聞訊,很是憂慮,不知道該如何打敗兵力四倍于己的袁紹。此時,謀士荀攸獻上了一則妙計。曹操聽后,非常贊同。
第二天清晨,曹操身披戎裝,精神抖擻地登上校場點將臺。兩旁站滿了文武官員,臺下旌旗飄揚,戰(zhàn)馬成列,眾將士也都意氣風(fēng)發(fā)。曹操一聲令下,戰(zhàn)鼓擂動,大軍浩浩蕩蕩朝延津方向出發(fā)了。
本來是解白馬之圍,卻向延津方向走,眾將士對此很不解。荀攸向他們解釋說:“如今我軍兵少勢弱,難以抵擋袁軍,必須智取?,F(xiàn)在我軍佯攻延津,袁軍主力必然過來堵截,到那時我軍再趁機回師白馬,來個聲東擊西,必獲大勝。”
聽聞曹軍要襲擊自己的后方延津,不會用兵的袁紹果然中計,急忙率主力前往延津。
曹操知道后,和關(guān)羽、張遼等人迅速率精銳騎兵,輕裝回襲白馬。到白馬時,包圍白馬的顏良、郭圖依仗兵多而且又有袁紹作后盾,心下坦然,還在軍中飲酒作樂。
此時,白馬城中的劉延見援軍已到,便帶兵殺出城,使得顏、郭二人腹背受敵。他們兩人用盡全力,想殺出重圍。關(guān)羽沖了過去,手起刀落,顏良死于馬下。袁軍被殺得片甲不留,白馬城之圍自解。
因為考慮到袁強曹弱,不宜正面對陣,第二天凌晨,曹操率領(lǐng)全軍沿著黃河向西轉(zhuǎn)移。
袁軍中的郭圖比較幸運,躲過了關(guān)羽的大刀,連夜追趕正向延津進軍的袁紹。袁紹得知顏良被殺的消息后,氣得暴跳如雷,吼道:“曹操,我不把你滅掉,死不瞑目!”于是派大將文丑率軍追趕曹操。
此時,荀攸再次獻上一則妙招——“拋磚引玉”之計。
曹操找到一塊地方,命令眾將士解鞍松馬,迅速把馬匹車輛丟在路上。這時候?qū)⑹總兗娂娬埫獛П鰮粼姟\髫麄兘忉屵@樣做的用意后,眾人都非常佩服曹操,紛紛感慨“姜還是老的辣”。
曹軍丟下橫七豎八的物資,迅速在山坡下的樹林雜草里埋伏好。
袁軍趕到后,看到滿地丟棄的輜重車輛,非常高興,“哈哈,曹賊被嚇跑了!”“丟下這么多東西,難怪跑得這么快!”“這些東西可以武裝我們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興奮地說著。
正在袁軍歡天喜地搶地上的東西時,忽聽得曹操大喝一聲:“沖啊……殺!”曹軍沖出樹林,猶如神兵從天而降。
文丑被突如其來的襲擊弄得暈頭轉(zhuǎn)向,袁軍士兵也被嚇得魂不附體,驚慌失措。
袁軍大將文丑在混亂中被關(guān)羽砍下馬去。文丑的全部兵馬也悉數(shù)被俘。
少兒國學(xué)冬令營后來才明白曹操采用荀攸的“拋磚引玉”之計,“拋”輜重馬匹,再出奇兵大獲全勝,從而改變了曹軍在官渡之戰(zhàn)中的被動地位,為全面勝利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