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慈母多敗兒。”意思是說,如果媽媽無原則地寵溺孩子,不僅不能夠讓孩子成才,嚴重便會導致孩子向惡性的方向發(fā)展。正因為如此,我始終認為,在家庭教育當中,媽媽就要適當?shù)乇憩F(xiàn)的嚴厲一點。
每當我提到“好媽媽是教官”這一點時,總會有媽媽笑著這樣說:“媽媽在孩子的心目中大多數(shù)都是溫柔和慈愛的代名詞,怎么能夠擔當‘教官’這樣的角色呢?”
的確,對于“教官”這類比較嚴肅的角色,大多數(shù)的媽媽都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爸爸正經(jīng)、權(quán)威的形象似乎比媽媽更適合來擔任這個“黑臉”。
然而,讓我說,如果媽媽們要是真這么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領(lǐng)袖冬令營小編認為在情感方面孩子更多的親近媽媽。孩子身上出現(xiàn)問題,爸爸嚴厲地批評孩子,孩子聽是會聽,但是他的心里往往就會生出那么一點兒小別扭、小隔閡;然而,換成媽媽去說,結(jié)果則大不相同。
家庭生活當中,媽媽和孩子接觸最多、關(guān)注最多、情感也最深。一百個孩子中,幾乎有一多半在情感上都會更傾向于自己的媽媽。媽媽和孩子的之間的情感出自天然,很難割裂。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犯了錯誤時,如果爸爸嚴厲批評了孩子,孩子可能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而媽媽去說,孩子則不會有那么大的抵觸心理,反而會覺得媽媽說得是有道理的。
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我還接觸過很多處于青春期,有著嚴重叛逆情緒的孩子。在這些孩子的家庭里,爸爸大多是嚴厲的、處于管理者角色,而媽媽則是柔弱的、對孩子較為縱容。結(jié)果,在這樣的家庭里,爸爸一嚴厲,本身就在懷疑“爸爸是否愛自己”的孩子,再一挨爸爸的批評,自然就會給爸爸下一個“不愛自己”的定論,還會在心理與爸爸產(chǎn)生隔膜,從而產(chǎn)生叛逆、逆反情緒。
此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爸爸教育太剛、太直、不會轉(zhuǎn)彎兒,對于已經(jīng)具有自我意識和自尊意識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批評方式,他們顯然是不大歡迎、也不太好接受的;相反,媽媽教育在這個時候則更能起作用,因為媽媽在感情上和孩子比較貼近,能給孩子一定回還的空間,使他能夠更為深刻地去認知自己的錯誤。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家長如何面對孩子成績下降?
閱讀下一篇:家長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