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聞名的日本花道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率: 發(fā)布: 2011-10-30

日本的花道,世界聞名,是一種很迷人的藝術。在日本,處處可以見到這種藝術杰作。幾乎到處都有一盆盆,一瓶瓶色彩艷麗,婀娜多姿的插花。
“花道”,也叫做“華道”,“插花”,就是把剪下的樹枝或花草經過藝術加工,放入容器中,使之更絢麗的一種技術。因為是使用活的,新鮮的樹枝或者花草加工,加工后放上清水可保留幾天,所以又叫“生花”。
日本的插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然而花道最早的起源卻是中國佛教的供花。奈良時代佛教傳到日本,佛前供花的習慣也隨之傳到日本。平安時代供花逐漸演變成供人們欣賞的插花藝術,直到十五世紀末才出現(xiàn)花道的專門藝術家,花道藝術開始形成;ǖ浪囆g之所以能普及和流行,而且受到日本各方面的重視,據(jù)說主要原因是因為“日本人對自然的一種心情”。日本人民自古以來就熱愛大自然。他們甚至對一朵花,也要研究它的來龍去脈,觀察它的形狀姿態(tài),喜愛它的千嬌百媚。這種深刻重視植物,甚至和植物心心相應的日本人特有精神,是發(fā)展花道藝術的最主要原因。
花道藝術由于地區(qū)不同,每個人對插花的加工藝術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流派。每個流派都有自己形成的歷史,也各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日本花道藝術流派很多,有“世俗三千流”之說。比較有名的有:池坊流,小源流,日新流,相阿彌流和風古流,遠洲流,未生流,蘋月流等,其中池坊流歷史最久,名氣最大。雖然日本的花道曾經有過,“世俗三千流”之說,不過經過多年的融合后,現(xiàn)代的日本花道流派出現(xiàn)了表現(xiàn)自我意志的“自由花”和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格花”兩種流派并立的格局。
花道從形式上講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盆插,日本人稱為“盛花”;一類是瓶插,日本人稱為“瓶花”。盆插和瓶插的區(qū)別,主要在于所使用的器皿不同。盆插所使用的器皿一般是盤式或盆式的陶瓷制品,或者是塑料制品。瓶插所使用的器皿,一般為陶瓷或者是塑料花瓶,而花瓶的種類則多不勝數(shù)。正式插花,對所使用的器皿的大小,長短,高矮都有嚴格的尺寸規(guī)定。至于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使用瓶插還是盆插,就要取決于所需要裝飾的場所和裝飾的目的,以及使用的花材。
不管是瓶插還是盆插,都有一個花的造型,也就是“花型”的問題。由于流派的不同,插花者的審美觀點,插花藝術的造詣深厚,對花草的喜好不同,花型也不同。但歸納起來:一類是瓶插的花型,基本是傾斜型,其次有直立型,直上型,下垂型和對稱型。一類是盆插的花型,基本型是直立型,其次有傾斜型,下垂型,直上型,對稱型和并列型。還有一類是小品型。
花材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是木本花和枝,一類是草本花或枝;ú氖亲匀簧L的,經過剪裁和藝術加工,要充分發(fā)揮其自然美,而且不能破壞這種自然美。比如說直上型花枝,如果傾斜插,就會給人一種快要倒下的感覺:如果是長有茂盛枝葉的斜形枝,一旦直插,也會給人一種生硬和不自然的感覺。枝有向背,葉有里表,花有反正。正確處理花,枝,葉的關系,從前后左右看去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這就是插花藝術。
花道藝術的構成,有三大要素:色彩,形態(tài),質感。
一 色彩
色彩是由明亮,色調,飽和度組成。色彩有暖色和寒色,明色和暗色,形色和無形色彩之分;旧凶钪氐牡念伾呛谏,最輕的顏色是白色。彩色中最重的顏色是藍色,然后依照赤,紫,橙,綠,黃的順序依次由重到輕的排列。顏色在花道中也代表著不同的性格和感情,紅色熱情,橙色喜歡,黃色愉快,綠色溫和,藍色敦厚,紫色憂郁。各色相配,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二 形態(tài)
形態(tài)是決定插花好壞的關鍵條件,具有位置性,方向性和運動性。具備了這三“性”,就具備了平衡,也就產生了美感。決定平衡的主要因素是重感和方向,不能頭重腳輕,也不能左重右輕或者是相反。方向是以水平線或者是垂直線為標準,產生花的傾斜,由花材經過藝術加工的變形而產生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動力,有了動力才會產生力感。反之,如果失去了力,也就失去了作品的生命。
三 質感
質感是有別于色感和形態(tài)的一種感覺,主要是指花材的氣質,花材的氣質猶如一個人的精神,沒有氣質的花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做出一件美麗的插花藝術品的。在具備了色彩,形態(tài),質感這三大要素以后,再利用藝術家靈巧的雙手把花材的氣質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這就是日本的花道藝術。
上一篇:注意:大阪旅游的最佳時間
下一篇:日本火車游載你穿“鄉(xiāng)”越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