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武漢人的過年風(fēng)俗,那可就要從臘月二十三說起了。過年的架勢從這一天就開始了。這一天,家家戶戶“打揚塵”,“塵”跟“陳”同音,也就是除舊迎新的意思。
臘月二十四,就是過小年了,關(guān)于過小年到底是哪一天過還有蠻多講究,老話說“君三民四王子二十五”,意思就是皇帝臘月二十三過,王子大臣臘月二十五過,老百姓臘月二十四過,老百姓在這天就要開始燒香敬神了,還要煨湯吃肉,表示過小年了。晚上要在灶神面前供上一塊糯米糖或麥芽糖,封住灶神嘴,讓他上天向玉帝匯報時,能講就講,能瞞就瞞,這一天還是老鼠嫁姑娘的日子,所以以前的姑娘嫂子還要用紅綠紙剪成嫁衣壓在燈臺下,為老鼠送上一份厚禮。
接下來,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割魚肉;二十七年事畢;二十八殺雞鴨;二十九樣樣有,三十夜桃花謝。”
臘月三十除夕,要貼對聯(lián)門神、貼福字、貼窗花,要祭祖,吃團(tuán)年飯,一家人團(tuán)團(tuán)圍坐,邊吃邊咵,一直到轉(zhuǎn)鐘,才算完成了守歲。零點一到,就放鞭炮,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把準(zhǔn)備好的壓歲錢給伢兒們。
正月初一天一亮,鞭一放,就可以半開大門出門(封門錢紙留一頭在門上)。出外拜年了。拜年在武漢也有講究,初一拜父族的爺爺奶奶伯伯;初二拜母族的外公外婆舅舅(在黃陂,初二這天外甥為大,在酒桌上可以坐上席);初三拜妻族的岳父岳母;初四拜親友;初五是財神生日,商店復(fù)業(yè)接財神(蠻多做生意的都要到歸元寺燒頭炷香,祈求新年財源滾滾),初六把初一累積起來的垃圾倒掉,這叫“送窮”。
過年在中國人心里是看得蠻大的,“有錢無錢討個媳婦過年”過年的方式盡管發(fā)生了變化,比如年飯到酒店吃、看“春晚”、短信或上網(wǎng)拜年、外出自駕游等等,但追求團(tuán)圓和“有余”的文化觀念卻一點冇變。
武漢關(guān)于過年還有蠻多歇后語:像臘月下油面—有鹽(言)在先;三十夜里吃藕—看穿了;跛子拜年——以歪就歪等等。但是不論這個年怎么過,過年的滋味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是歡喜和甜蜜的,如同門楣上的對聯(lián),寄托著平凡人對未來的期許和希望,對生活的熱愛和贊許,中國人的年味不在過法,而在每個人的心間。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武漢代表性的年俗:彩蓮船
閱讀下一篇:武漢人過年必做的10件事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