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否懂責任在于從小的教育,
上海西點軍訓認為人的責任心關聯(lián)著一個人的性格品性。如何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專家認為就必須給孩子自己一個小天地,讓他能行使自己權利,盡自己的義務,負自己的責任,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包辦一切。
首先,有效地對孩子進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要求家庭具有良好的民主氣氛。平時,家長要多同孩子談論接觸到的各種消息、問題,鼓勵孩子發(fā)表見解,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涉及倫理道德等問題的事例,引導孩子對社會現(xiàn)象獨立做出正確的解釋。如果孩子所持的觀點是錯誤的,也不要急于打斷,或者馬上給予批評。
其次,強調孩子的主體作用。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絕不是完全被動的角色,對一種現(xiàn)象,如果他心中原有的解釋沒有出現(xiàn)矛盾,他就不會接受新的解釋。因此孩子是不會從父母的武斷說理中獲得益處的。家長要抓住一些社會現(xiàn)象讓孩子分析,提出問題后,讓他們用自己的理論去解釋,等他們解釋不通了,家長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一同探討,直到孩子接受家長的觀點。
另外,讓孩子多幫忙。父母經(jīng)常請求孩子幫助處理家庭問題及社會事務,也是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的有效方法。在公共汽車上,一個外地婦女抱著個小女孩兒,靠在十五六歲的兒子身旁。她的兒子由于承擔著成年男子漢的責任而顯得莊重、自信,他照顧自己的母親和妹妹細心、周到,甚至與他的年齡有些不相稱。許多孩子早熟都是與生活環(huán)境有關,適當讓孩子分擔一些家庭及社會責任,有助于他們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這樣,孩子即使受到挫折,也不會影響他們日后的社會生活;此時得到父母的分析還會增進彼此的感情,有助于鞏固家庭教育的成果。
上海西點軍訓提醒家長孩子受到挫折,家長不要給予物質補償,要告訴孩子,在社會面前,受到挫折是正常的,要找到原因,以后要盡力避免,要把事情考慮得復雜些。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承受失敗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