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學習興趣培養(yǎng)在生活中
我們家長就要總結自己的體驗,擅于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chǎn)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并適時告訴他得到知識的渠道。
智新超越冬令營 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什么是學到的知識?我們也許都有一種經(jīng)驗,在學校學習了許多,但到后來,該還給老師的都還給老師了,該忘得凈光的都忘得凈光了,最后剩下的那些才是自己的知識,是源于生活本身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多數(shù)可能正是你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你主動獲的東西,并不完全來源于課堂。
一些家長可能告訴過孩子,查電話號碼撥“114”,但有多少家長讓孩子動手試過呢?我就有這樣的經(jīng)驗。女兒到商場去玩,發(fā)現(xiàn)除了電梯外還有樓梯,問我為什么,我告訴她是緊急出口,著火的時候用的。她問我有電梯為什么走那兒,電梯不是更快嗎?當時,我就想回答她,可我忍住了,讓她自己想別的辦法。“著火,哪兒管?”我說消防隊!跋来箨犜趺醋?”“可以打‘114’查消防大隊的電話號碼,再打消防隊的電話問!
回到家,女兒開始打“114”。一會兒她把電話掛了!皨寢,不對呀,里面沒人說話!霸瓉,號碼撥完,有兩聲鈴響,然后里面問你查哪兒,你才能告訴人家。而女兒不知道,她撥完號碼就開始說要查哪兒,等查接線員接聽時,只聽到了她半句話,可能以為有人搗亂,就切斷了。于是,我告訴她等里面有人問時再說。好吧!第二次接通,人家告訴她了。剛說完,她就放下了電話。號碼是什么?沒記注。我說,你再問,拿支筆記一下。這下她坦然了很多,拿了支筆,“68……”,人家掛了,她還沒寫出完,又沒記下來。我說這樣不行,你聽完,先在心里記住,然后記下電話,馬上寫在紙上。第四次,才真正查出來。可從這以后,“114”怎么回事她就知道了。所以,我說要注意把學習興趣培養(yǎng)在生活中,家長不光要告訴他方法,而且要讓孩子去實踐,通過實踐,孩子能對知識有更深的領悟和體驗。
到現(xiàn)在,我女兒已完成了幾份學術報告。沒人相信,一個7歲孩子能寫出一份完全按規(guī)范寫成的科學報告《海水為么是咸的》。我認為,要的不是報告本身,而是孩子科學思維模式的樹立和培養(yǎng),是提出假設加以驗證,得出結論的科研方法的掌握,是在實踐中學習,在生活中感悟的途徑。關于這一點,我想講一下女兒的一個社會實踐的故事──
女兒街頭賣玫瑰
對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到生活中學習鍛煉,家長們態(tài)度不盡相同,但女兒的一次街頭賣玫瑰的經(jīng)歷,讓我看到了這種學習的必要。
那次,她約了幾個小伙伴到橋頭賣玫瑰花。她們自己進貨,回家自己包花,然后再到橋頭去賣。第一天,她在橋上來回走了多少遍,也沒賣出幾支,她根本上不知道,賣花是要叫喊的。看著花從自己手中漸漸萎縮,凋謝,孩子開始動腦筋想辦法。最后一天,她們用買一支花送一支花,外加送一首外文歌的辦法,終于把花全部賣掉。賣的過程中,她還知道了,當你賣花時,成年人不會因你是小孩子就對你的所寬容;當她們被工商部查抄時,孩子明白,做買賣也得辦手續(xù),也得合法經(jīng)營。當然,她更明白了勞動的辛苦和掙錢的不易;三天下來一算帳,賣花賺了8塊錢,不夠3天吃飯的,與她參加一次比賽得到的150元相比,她知道了勞動價值的不同,找到了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的動力。
一個小小的賣花行動,她寫出了3篇文章,記錄了從進貨到銷售的全過程和自己的感受感悟。我覺得,她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學到了許多平時學不到的知識,得到了孩子在課堂上得不到的鍛煉。
生活就是教育,社會就是課堂。這句話的確不錯。
上一篇:英語學習方法推薦
下一篇: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