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分水嶺,從合肥肥西井王店西南入境,蜿蜒逶迤,經(jīng)長豐,入肥東,綿延百公里。而其間的肥西將軍嶺,還有古“江淮運河”的遺跡。
嘉慶《合肥縣志》載:“將軍嶺在城(合肥)西四五十里,一名分水嶺,嶺下有分水田,一源二流(一流入江,一流入淮),即淝源分流處。”
小小“將軍嶺”何幸,竟引兩位歷史巨人的注目。
三國時,魏以合肥為重鎮(zhèn),淝水成為溝通江淮的重要通道?!度龂?middot;魏書·武帝紀》記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親率大軍南征,他在自己故鄉(xiāng)“譙”(今亳州)“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大軍沿淮由水路到合肥,非經(jīng)將軍嶺不可。
曹操欲在合肥與東吳交戰(zhàn),因漕運將士及糧草等軍需,命一將軍帶領(lǐng)士卒及民眾,在江淮分水嶺上(東、南淝河源頭)開挖河道,溝通江淮。由于土質(zhì)極堅,終因工程浩大,帶隊的將軍累死于嶺上。后人在嶺南鳳凰墩上建有將軍廟,廟內(nèi)有將軍塑像,以志將軍業(yè)績,將軍嶺由此得名。
穿越千年古鎮(zhèn)將軍嶺集,往東南,沿“曹操運河鳳凰墩遺址”的路牌指示,不遠即見有嶺高聳,嶺北有河道出現(xiàn)。騎車沿河堤一路往東,長長的坡道,直達嶺的最高處。往北一望,寬闊的河道,一段段的積水深似清潭,倒映著兩岸茂密的野生雜樹,白鷺在河道內(nèi)悠閑地覓食。這就是曹操河了。歷經(jīng)1800年風雨剝蝕,河道依然如此開闊幽深,河堤依然這般突兀高聳,可見當年這一運河工程之浩大了。運河正東是雞鳴山,東南是大蜀山,西南是小蜀山,三山輝映,將軍嶺果然氣度不凡。
從曹操河河道遺址可以清晰地看出,河道流至雞鳴山西山腳下,已是一片平疇,滄海桑田。曹操河至此消失于無形。傳說當年曹操八十萬大軍下江南,在此開挖運河,每當快要竣工時,凌晨雞一叫,河床又復為平地(其實是遇著流沙地質(zhì))。如是者三,也難怪帶隊將軍絕望至極了。雞鳴山由此得名。站在雞鳴山頂,曹操拴馬石迄今屹立,附近薈萃了千年古井、鳳凰墩、漢墓群、量兵塘、顯隱寺等名勝,而東北方向,就是最著名的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了。
1953年,毛澤東在安慶與地委書記傅大章談話時曾問:“淮河的水位比長江高多少?要不要把合肥附近的將軍嶺切開,在洪水季節(jié)把淮河的水調(diào)一部分到長江來,以減輕淮河下游的壓力?”1959年,淠史杭工程開工,在十多萬治水大軍打開大潛山總干的同時,由新民壩銜接的滁河干渠動工了,這一工程的啟動,撇開原“曹操河”,改道由將軍嶺街北黃沖建閘,開渠穿越江淮分水嶺,溝通淮河與長江,可通行百噸機動船舶,千年宿愿終于變成現(xiàn)實,江淮分水嶺變成了魚米之鄉(xiāng)。
曹操河,歷1800年的風雨,沉默寡言。1943年,駐在合肥的日軍,施行了殘暴的大掃蕩,合肥西鄉(xiāng)的集鎮(zhèn),無一不遭到狂轟濫炸,連小小的將軍嶺也不放過。那年夏天,三架日機,逢趕集人多時,轟炸、掃射、扔下燃燒彈,將軍嶺上空頓時火光沖天。歲月滄桑,曹操河習慣了被蹂躪和忍受寂寞。直到滁河干渠貫通,從此才獲得安寧和不再孤獨。滁河干渠喧囂翻騰,洋溢著青春活力。曹操河與滁河干渠,東西向平行延展,對話了近半個世紀。曹操河是幸運的,因為有滁河干渠完成了其通江達海的未了心愿。兩條河流將將軍嶺集合抱于懷中。如虹臥波的“將軍大橋”橫跨滁河干渠,河水奔騰歡歌,那是“將軍”見證后人偉業(yè),為后繼有人而掩飾不住的欣喜。而即將開工的引江濟淮工程,將通過開挖一系列運河,通過長江、巢湖水系至派河口的巷道,再經(jīng)過將軍嶺通過東淝河、瓦埠河,最終通向淮河。未來,淮河的千噸船舶能夠行駛至長江。這條水道開通時,1800年前的“爛尾工程”將圓滿收官。
仲春和金秋時節(jié)的晴好周末,一群群騎友和暴走團成員,朝圣一般從廬陽區(qū)大楊鎮(zhèn)經(jīng)合淮路,過崗集中學門口或從三十崗集鎮(zhèn)往北,進入滁河干渠,一路往西,“到黃沖吃魚餃、烤鴨卷”成了他們的網(wǎng)上集結(jié)號。將軍嶺附近的黃沖節(jié)制閘,如都江堰的寶瓶口,將滁河水分流入滁河干渠和南淝河,薈萃了滁河干渠沿線最美的景致。年輕人在品嘗這一方水土慷慨饋贈的同時,縱情山野,憑吊歷史,他們將與其先人一樣,有幸再次見證新的“江淮運河”對歷史的超越。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guān)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安徽合肥糯米封缸陳酒
閱讀下一篇:安徽黃山茶道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