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做好他的聆聽者,人在一生中,心理發(fā)育有兩個叛逆期,第一次出現在2-3歲,較為任性、不聽話、愛哭愛鬧;第二次則出現在12歲左右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青春期”,敏感、易怒、任性、獨立是他們最突出表現。而初三年級的孩子屬于青春期中斷,“叛逆現象”在這個時候表現的特別的明顯。北京冬令營認為這不是90后他們的獨特表現,不能盲目的怪孩子們。在這方面,我深有體會。做學生的我曾經一直都是班上的好學生,但是在初中階段也不可能避免的出現了叛逆期,大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家長對我束手無策……其實這個階段的出現很是正常,家長一定不能認為自己的孩子變壞了哦。
國內冬令營指出處于青春期的初三孩子面對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同學間的激烈競爭、升學的巨大壓力和家長老師對自己的期望。不管是什么學習成績的孩子來說,他們都是第一次面臨人生的選擇,并要付出第一次如此努力的付出。他們都會對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成績和成長發(fā)展等產生疑問。他們會思考一些東西,但是卻往往不成熟,看待問題較極端,尤其是當自己認為努力了,但又沒有看到進步,就往往在行為上表現出非常的煩躁,甚至會將自己親愛的爸爸媽媽當成發(fā)泄的對象。我聽過很多家長說,自從孩子上了初三以后,就會明顯感到孩子變了,變得異常的情緒化,馬上要參加中考了,家長們也因此感到十分困惑和著急。
我認為在這個階段,家長必須先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為孩子的急躁情緒而影響到整個家庭的氣氛。如果您的孩子急躁的時候,您也急躁,那后果只能是兩敗俱傷。這時候您對孩子的這種“關愛”對于孩子來說,只能說是火上澆油!他們會瞬間變得更加不理智。因此,當孩子急的時候,您不要急,您就耐心的傾聽孩子的牢騷,其實他們只是想發(fā)泄出來,如果悶在心里,會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不利。如果碰到孩子生悶氣的時候,您就仔細的暗中觀察,切忌過于急躁的對孩子的情況評頭品足,因為你這時的評價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我建議家長應該在傾聽和觀察中盡快找到困擾孩子的癥結;等待孩子情緒恢復后,再客觀地與之交流,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一些看法,本著平等的原則,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幫助孩子盡快走出心理的波動期,輕松地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
掃微信二維碼,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tài)
閱讀上一篇:國內冬令營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閱讀下一篇:國內軍事營培養(yǎng)孩子的忍耐能力
常見問題
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三環(huán)西路甲30號雙天大廈52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