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冬令營今天推薦成都美食擔擔面,它最初是因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在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它是用一種銅鍋隔兩格,在一格煮面,在一格燉雞或燉蹄膀。因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雖然現(xiàn)在擔擔面多已改為店鋪經營,但是依舊保持原有特色,這還是成都一大著名小吃。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成都,這個素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自古就是為西南重鎮(zhèn),有著文化遺存豐富。這里不僅僅有燦爛的古蜀文化、更在這有精致如童話般的旅游勝地、有地道的川味美食、更有“昨夜芙蓉初帶雨,花容脂粉顏如玉”的成都美女,在這更有那名揚國內外的成都小吃。
“吃在四川,味在成都”,成都小吃品種豐富,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這里就給喜歡成都小吃的朋友先說說小吃中的面食—擔擔面。 擔擔面,相傳為四川自貢市一位叫陳包包的小販始創(chuàng)于1841年,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因早期是由小販用擔子挑著走街串巷的沿街叫賣而得名,在四川廣為流傳,常被用來作為筵席點心。各地擔擔面中,尤以成都的擔擔面特色最濃,特點是面條滑爽、肉臊酥香、咸鮮微辣中略酸、香氣撲鼻、無湯且十分入味。 要想做出好吃、地道的擔擔面,面臊是關健;再有就是調料中一定不能少了宜賓芽菜。擔擔面的面臊很有特色,干爽、酥香,我們稱之為“脆臊”。炒制脆臊最是講究火候,太過或是不夠都會直接影響其酥香的口感。在肉的選料上,則一定是要用無筋的精瘦肉,切成小碎粒,不用太細,這樣炒制出的脆臊才會顆顆分明,粒粒酥香。擔擔面一般是用小碗盛裝,每碗一兩,在豌豆尖(就是豌豆苗)上季時,老板也會在面里放上那么幾根點綴,若沒有則用時令綠蔬代替,也有不放的,直接挑面入碗,澆上炒得酥酥的脆臊、再撒上香香的花生碎,還末入口就已經是香氣撲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