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迪利廣場由納什于1819年設計,是—處圓形廣場。這里是倫敦市著名的交通樞紐,好幾條繁華大街匯聚于此,所以該廣場被稱為“倫敦的肚臍”。它還是倫敦娛樂世界的心臟,在周圍幾百米內(nèi)有倫敦最出名的劇場和影院,最著名的餐館和最豪華的夜總會,已經(jīng)成為索霍區(qū)(soho)的娛樂中樞。
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尊由艾伯特親王所雕塑的厄洛斯單足挺立的雕像,它是第一座用鋁鑄成的塑像。當全裸的雕像在1893年安放在廣場時,引起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衛(wèi)道士的不滿,但神像卻很快成為倫敦的象征。這座鋁像實際上并非愛神,而是一位基督教的博愛天使。它紀念的是第七任的沙夫茨伯里公爵安東尼·阿什里·庫珀(1801—1885),他是一位慈善家和政治家,致力于改善工廠和煤礦場工人,以及掃煙囪者和精神病患的情況而努力奮斗。這里現(xiàn)在常被人作為約會的地點,小愛神雕像周圍總是聚滿了倫敦人。皮卡迪利廣場是19世紀90年代倫敦第一個設置發(fā)光廣告招牌的地方。現(xiàn)在這里也是重要的集會場所,足球大賽后球迷們來這里狂歡;除夕子時人們匯集在此互相祝酒。
冬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