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塔最早是征服者威廉造來鎮(zhèn)壓當?shù)孛癖娫旆吹囊潜ね鯇m,后世長腿國王愛德華一世經(jīng)常住在這里,所以在倫敦塔的圣托馬斯塔里面,有復(fù)原的愛德華國王寢宮,可以看看當年的國王生活條件是怎樣的----說句實在話,那個時候的英國國王長腿愛德華,比他同時代南宋末年的杭州皇帝,生活條件舒適程度可是相差太遠了,就跟今天普通中產(chǎn)階級老百姓相比,除了住房寬敞和一呼百應(yīng)這兩條以外,舒適度也都還不如呢。你想想看:把王宮當監(jiān)獄,監(jiān)獄和王宮都不分,那王宮的舒適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倫敦塔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光游覽這一處,就需要大半天時間:看看愛德華的寢宮,在泰晤士河邊的城墻上走走,拍兩張以河水和塔橋為背景的照片

然后趕緊從城墻下來,跟上城堡守衛(wèi)beefeater帶的游覽講解免費guided tour。這“吃牛肉者”beefeater,本身就是倫敦塔的一景,絕對不可以錯過。這些人除了當警衛(wèi)之外,主要工作就是每天給游人講解倫敦塔的歷史掌故,我聽的那位,講起來繪聲繪色,連表情帶動作,還有很多笑料,絕對勝過西區(qū)劇院舞臺上最出色的演員,難得的是聲若洪鐘,庭院開闊地上幾十上百人的一群聽眾,最外圍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為什么會這樣?這些人,都是在英國軍隊里服役幾十年光榮退役的老士官,想想美國電影里那些對新兵大吼大叫的士官們,你就知道這嗓門是怎么練出來的了。

這beefeater的稱謂,據(jù)說有幾個可能的來源,我聽到的說法,一是這些人在國王身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可以跟國王一起吃肉的,那個年頭,吃肉可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左傳里面不也有“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的話么?孔老夫子形容自己進入忘我境地的時候說“三月不知肉味” ,可見無論中外,古時候能吃上牛肉,是一件何等值得榮耀的事情。另一個說法,是講這些警衛(wèi)的工資,就是帶回家牛肉,那個時代貨幣短缺,往往用實物發(fā)工資,君不見,英文工資這個詞salary,就是從鹽變來的嗎?用鹽巴發(fā)工資,那么我們的警衛(wèi)拿牛肉當工資,比拿鹽巴的,似乎還高了一個檔次,於是,周圍的人把他們稱為“吃牛肉的人” 。其實猜測salary的工資,還是要有一點的吧,否則牛肉沒有鹽,真不知道怎么吃呢。第3種說法,這是個法文詞,這些人是伺候國王膳食的仆人,吃過自助餐的朋友肯定都知道buffet這個詞,法文的膳食,而伺候進食的仆人,法文叫buffetier,別忘了英國的諾曼王朝和安儒王朝都是法國來的,講法語,可是到平民這里,平民不懂高尚的法文,一來二去給傳錯了,變成了beefeater。個人認為,這第3個解釋最有可能是真的。
我們的beefeater會帶領(lǐng)你走過城堡的大多數(shù)地方,每處曾經(jīng)發(fā)生過什么事情都講得很詳細,重點是倫敦塔歷史上作為監(jiān)獄,關(guān)押和處決的那些著名囚犯。城堡綠地邊有一處玻璃臺子,那就是當年把重要囚犯砍頭的地方,所有這些冤魂里,我看最冤的,莫過於12歲小童愛德華五世兄弟,亨利八世的兩位王后,和“9天女王”簡-格雷。兩位王后中,katherine howard的通奸罪名或許真有其事,但anne boleyn純粹是被國王丈夫捏造陷害的,所以她們的鬼魂,據(jù)說今天還經(jīng)常在倫敦塔和漢普頓宮廷出沒。你信鬼嗎?
guided tour在埋葬兩位王后的教堂結(jié)束,大約1到1個半小時,也不是完全免費的,人家累了這么半天,游客一般每人會給一英鎊左右的小費。一群游客大概總有50多人吧,多的時候上百甚至數(shù)百,這一回就是數(shù)百英鎊,他們輪流帶團,一天總能帶兩三次吧,這一天的小費收入就是多少?以前維基百科說如果旅游業(yè)非常景氣的年份,一個beefeater的小費收入,就有六位數(shù)的英鎊,別忘了1英鎊現(xiàn)在相當于差不多2美元,而小費是不用交稅的。
倫敦塔除了歷史以外,另一處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王冠珠寶。這不僅僅是珠寶而已,而是代表英國國家權(quán)威和王室尊嚴的全副加冕儀仗,包括劍,杖,袍服,冠冕,酒器等等。這里面最珍貴的,一是圣愛德華王冠,英王加冕的正式金冠,二是帝國國是王冠imperial state crown,國王召開議會時候戴的,鑲2千8百多顆鉆石,頂上十字中心鑲嵌圣愛德華藍寶石,上方鑲嵌黑太子紅寶石,正面鑲嵌世界第2大鉆石317克拉的“小非洲之星” ;國王加冕時手持兩柄權(quán)杖:一柄頂上是鴿子,象征圣靈,代表教會權(quán)力,一柄頂上是十字,代表世俗權(quán)力,在十字的中心鑲嵌530克拉的世界第一大鉆石“大非洲之星” ,這兩顆非洲之星,都是從同一塊原鉆中琢磨出來的,在1985年發(fā)現(xiàn)更大的黃色鉆石golden jubilee之前(現(xiàn)在嵌在泰國國王權(quán)杖上) ,長期以來這是公認世界最大的鉆石,看起來有雞蛋那么大,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的話,真的會懷疑那么大的鉆石肯定是玻璃做的。

倫敦塔的烏鴉也是一景。在英國革命以后查理二世復(fù)辟的時代,有個說法講,倫敦塔的烏鴉如果全飛走了,那英國王室的氣數(shù)就盡了,所以查理二世以后,歷代都在倫敦塔養(yǎng)烏鴉,而且要修剪烏鴉翅膀,保證它們不飛走,所以倫敦塔的烏鴉是不會飛的。有傳說講二戰(zhàn)時期這里的烏鴉曾經(jīng)只剩一只,可見英國國運當時多么危險云云,其實根據(jù)資料,當時倫敦塔里面的烏鴉,因為受不了轟炸的震蕩,已經(jīng)都死光了,一只也不剩,英國不還是挺過來了?

在倫敦塔游覽大半天之后,經(jīng)過門口的塔橋,走到泰晤士河南岸繼續(xù)游覽,是個不錯的選擇,然后可以從南岸經(jīng)過千年橋(millennium bridge,這是一座步橋,沒有車輛) ,再回到北岸去。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查看開心冬令營http://www.weisite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