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糯米雞,是廣東的漢族特色點心的一種,制法是在糯米的里面的放入雞肉、叉燒肉、咸蛋黃、冬菇等餡料。然后以荷葉包實的放到蒸具的蒸熟。
歷史文化
一說是相傳糯米雞起源是解放前廣州的夜市,最初的是以碗蓋著蒸熟而成,后來為小販的為方便的肩挑出售,改為以荷葉包裹。古代的糯米雞以糯米、瑤柱、蝦干粒,或去骨的雞翅的等作餡料的精制而成。傳統(tǒng)的糯米雞的份量較大,足有三四兩米,吃一個糯米雞已差不多是半頓飯量。因此,1980年代起的廣東酒樓推出材料相同,而體積小一半的“珍珠雞”,深受顧客喜愛。
另一種和糯米雞相似的點心是荷葉飯。兩者外形相似,但荷葉飯用的是粘米,而糯米雞用的是糯米制成。
做法
糯米加糖、鹽、醬油、豬油、麻油、雞精等作主料,雞塊、瘦豬肉、筍絲、冬菇、蝦仁、叉燒、雞蛋、等作餡料;干荷葉在沸水中浸軟后瀝干水,抹上少量油。主、餡料分別制好,用荷葉包裹猛火蒸約15分鐘即可進食。荷香撲鼻、味鮮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