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和溫哥華的“正宗中餐”
環(huán)球雅思冬令營稱,不論在亞、歐、澳、非還是北美,天下華人多為能在海外發(fā)現味道正宗的中餐館而津津樂道。
環(huán)球雅思冬令營稱,不論在亞、歐、澳、非還是北美,天下華人多為能在海外發(fā)現味道正宗的中餐館而津津樂道。
常駐倫敦的人多少都對本地難覓道地中華美食而牢騷不斷。最近有幸一游號稱“北美小香港”的加拿大西海岸城市溫哥華,發(fā)現那里中餐菜肴花樣全、品味正決無虛言,只不過萬千好處中中兩件偶遇小事引來對華人在海外應如何更好扎根、發(fā)展的一絲憂慮。
大溫哥華市西南的列志文市(richmond)應該說是當地華人最集中的市區(qū)了。這座據稱主要隨當年躲避“97大限”香港 移民 潮而興起的城市,如今可以說是北美首屈一指的中華美食中心了。
從新疆烤肉、西安泡饃、北京炸醬面、上海小籠、四川麻婆豆腐、、云南氣鍋雞、臺灣牛肉面,到廣東生猛海鮮和南洋珍珠奶茶,應有盡有,而且品味到家。
除美食外,多數路牌、商店銀行招牌、甚至公共停車場的投幣機上都有中文注釋。怪不得有人開玩笑說,在華人在溫哥華 找工作 不會 英語 可以,但不會廣東話和普通話可能不行。
這種華人社區(qū)的興旺景象可以說世界各地都少有的。
相比之下,盡管近年來倫敦中餐業(yè)也出現了多元化和質素提高的勢頭,但對比起溫哥華來說仍有些地下天上的感覺。
不過在吃得好、住得好的同時,兩件偶遇小事也從不同角度反映出華人大規(guī)模 移民 海外打造出“小香港”后的隱憂。
“有那么多白人好怕”
某晚慕名來到當地一家人氣很旺的上海餐廳,因門口等座人很多、排隊很長,最后決定與幾個陌生人分用一張餐桌。
同席一位自小就被父母送來北美讀書的大陸學生聽說我是遠道而來,很熱情地介紹了當地華人社區(qū)的事情。從上學到打工到 移民 到與“洋人”接觸的感受。
當講到溫哥華和北美其他地方對比,談及一次去西雅圖旅游的經歷時,這位年輕朋友頗有感觸地講到:“一出機場發(fā)現周圍幾乎都是白人,真有點可怕!
據了解,越來越多新移民雖然在當地學習、打工,但多數似乎沖不出所謂“中國人圈子”, 出國 多年也沒有幾個所謂“真正加拿大人”做朋友。
很多 留學 在當地的來自中港臺的學生,晚間也多數聚在幾家華人開辦的奶茶點、咖啡店中消遣時光。
據這位年輕朋友介紹,溫哥華雖然號稱“多元文化”,華人、印度人的議員也有不少,但是各個不同社區(qū)間的溝通似乎還是不多,“種族歧視”現象比別的地方好,但還是有的。
這番話與一位溫哥華市中心旅游服務部門的職員的話正好對上號了。這位職員在介紹列志文時不斷強調,“there are chinese everywhere (那里到處都是中國人)”。
也許言者無心,但聽者自然心中多少會有一些想法。
記得多年前英國女王攜丈夫菲利浦親王游瞻加拿大卑斯省(british columbia)的溫哥華市,結果有一位當地官員開過個小玩笑,問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在哪里。笑話的答案是:fraser river (弗雷澤河)- 分割列志文市與溫哥華的一條河流。因為這條河的北面印度裔聚居,而南邊則多是華人。
ubc: 十億華人大學?
盡管此言一出便引起當地少數族裔社區(qū)的強烈批評,但是不少原本居住溫哥華的“白人”被外來移民涌入后的高房價“擠出”市區(qū)之后牢騷滿腹也是事實。
也有些當地人把溫哥華戲稱為“香哥華”(honcouver),把當地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因華人學生眾多戲稱為 university of a billion chinese (十億華人大學)。
在卑斯省府維多利亞市街頭就碰到過幾個可能有幾分醉意的白人青年,擦肩而過時滿懷敵意地大聲講到:“i think all you chinese should go home, because this is canada, is our country (我覺得你們這些中國人都應該回家,因為這里是加拿大,是我們的國家。)”。
這第二件小事反映出一些少數人對移民的排斥甚至仇恨心態(tài)。當然,這種心態(tài)絕不僅僅只是針對當地的華人社區(qū)。相信當地的南亞裔或其他地方的移民也會多少遭遇類似的事情。
雖然在加拿大、美國、澳洲甚至英國,這種排斥外來族裔的現象都屬少數,但在一個移民眾多的地方,族裔聚居區(qū)界限分明,國中有國、市中有市的現象是否真的是少數族裔自我保護的最好方式卻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短期看,產生規(guī)模經濟,幫助語言不同的移民同胞扎根落戶,甚至為地道正宗的中餐創(chuàng)造生長土壤來說,有華人聚居地區(qū)是件好事情。而長遠看,從真正在海外生根,爭取長遠政治、經濟、文化生存權來說,也許僅有美味的中餐是不夠的。
報名方式
1登陸環(huán)球雅思冬令營http://www.weisiten.com.cn/hqdly/即可網上報名交費
2 電話預約登記 400-688-0688
上一篇:英國人為什么那么愛花呢?
下一篇:英國王室的食譜特點